“科技创新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接力长跑,希望在座的后浪们能够接起科技创新的接力棒,让我们的科创事业越来越好。”近日,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3位来自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科技人才用奋斗道路上的经历与心得,勇当创新创业排头兵。
3位科技人才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流动课堂。“小米汽车的研发历程,如同大家在大学里面做科研,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每一次的攻坚克难都将是一次巨大的成长。”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方侃是北航校友,他用新能源汽车崛起的真实故事鼓励青年学子勇敢突破。“年轻人最有突破常规的勇气,只要敢于尝试,勇于坚持,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小米汽车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方侃讲述小米造车的发展历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为什么我们要去火星?”从家乡的澄澈星空,到纸上的科普作文,再到“祝融号”火星车的成功,航天科技集团设计师贾阳妙语连珠,讲述了“云霄欲上第五重”的愿望如何一步步变成现实,分享了几十年探索之路上体会到的快乐。“一个人少年的时候有梦想,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机会和能力把握前进的方向,最后把工作事业兴趣情怀结合起来,是人生之幸事。宇宙这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航天科技集团设计师贾阳分享“祝融号”火星车研发故事。
一个个生动故事令现场师生深受鼓舞。北航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郝旭春说:“这是一次用心灵去影响心灵的教育,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科技人才如何把知识融入祖国建设中,见到未来自己可能成为的样子,激发他们的报国情、强国志。”
“这些奋斗故事让我真切感觉到了我们国家科技的蒸蒸日上。”北航士谔书院大一学生龙翔说,希望能发挥所长,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