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I最重要的事件是12月26日deepseek的发布,这个事件改变了AI世界的游戏规则,造成的影响可能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才能完全看的清楚。在deepseek发布前的不久,另外一个事件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就是11月Anthropic推出模型上下文协议(MCP),这是AI工具调用标准化的起点。
MCP的目的解决AI与外部工具集成的碎片化问题,它通过客户端-服务器架构(MCP客户端、主机、服务器)标准化工具调用流程,支持动态上下文联邦和分层安全设计,使AI能够安全访问实时数据源(如数据库、API),其优势在于兼容性(如OpenAI、百度智能云迅速接入)和企业级安全,但对代理层的依赖导致性能开销(平均延迟超800ms)较高,开发起来也比较复杂,应用于大并发的实时性场景明显尤其不足。
2025年7月,通用工具调用协议(UTCP) 提出“描述而非代理”的理念,直接砍掉中间服务器,允许AI代理通过JSON手册直连工具原生端点(HTTP/gRPC/CLI等)。UTCP的优势显著:
性能提升:延迟降低50%以上,无需代理转发的资源消耗;
开发简化:仅需JSON定义工具功能,无需编写适配代码;
协议兼容:支持MCP转换,并扩展至WebRTC、CLI等场景。
从MCP到UTCP,反映了AI工具调用从“统一接口”向“极致效率”的范式转变。MCP奠定了跨平台标准化的基础(如百度地图、支付宝的集成),而UTCP则通过“零包装”设计解决了MCP的固有瓶颈,更适合实时和高频调用场景(如自动驾驶、CLI工具)。未来,随着安全机制的进一步完善,UTCP有望成为AI代理与工具交互的新主流标准,推动AI生态向更高效、灵活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