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少子化背景下,“一人住院,全家受累”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困境。2025年4月1日,广东率先出台《广东省医疗机构提供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在广州、深圳等8个城市47家医院率先开展探索。
免陪照护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和规范的管理,在推进中如何借助数字化和人工智能(AI)破解难题?
8月22日,在广州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期间,一场聚焦医院免陪照护服务数智化与标准化发展的发布会在广交会展馆B区举行。
本次活动由一家依(广州)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在广东省护理学会的专业指导下,联合多家行业协会及企业共同协办。会上,一家依免陪照护数智化管理平台正式发布。
数智化打造免陪照护新生态
免陪照护,顾名思义,免去的是患者家属的来回奔波,提供的是与传统护工相比更专业的医疗级陪护。
一家依董事总经理房红英在发布会开场致辞中表示,当前医院陪护服务正处于重要发展阶段。国家《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推进,正逐步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现实难题。她指出,专业的免陪护服务不仅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也能够为患者家庭提供更安心的选择。
政策落地中,免陪照护遇到护理员管理难、服务质量参差、家属信任缺失等挑战,呼唤更智慧、更标准的解决方案。一家依推出了国内首个覆盖全流程的免陪照护数智化管理平台,期待以数智化平台为纽带,共同打造“患者可及、家属可托、医院可持续”的免陪照护新生态。
广东省护理学会成守珍理事长指出,“一人住院,全家奔忙”仍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实痛点,反映了患者在住院期间其家庭所面临的照护压力与身心负担。推进医疗护理服务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是提升服务质量、缓解家庭陪护压力的关键路径。
数字技术驱动陪护服务升级
传统的护理服务,存在诸多用户痛点。例如家属无法及时知晓护理服务质量、患者跌倒风险无法实时监控、家属对服务标准与收费明细不清晰,担心护理员私下收取“额外服务费”等。
“免陪照护数智化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传统陪护服务模式。平台通过六大终端——用户端、医疗护理员端、服务运营端、医院/监管部门端、数据中心端和智慧物联端,构建起全流程闭环式数据驱动的管理生态,显著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多方成本,构建一个服务于免陪照护业务场景链条上所有角色的管理系统。
一家依产品经理杜华祥现场演示了“免陪照护数智化管理平台”的实际应用:
陈先生70岁的父亲入住广州某三甲医院,陈先生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在管理平台上随时查看医疗护理员每日服务记录;毫米波跌倒检测设备,在患者有主动下床这类跌倒潜在风险时,会触发预警;服务收费标准清晰明了,费用只能在平台上收取……
同时对于医疗护理员来说,智能系统也让护理工作更加清晰高效,服务响应率、客户满意度等反馈也让工作价值得以体现。
杜华祥表示,一家依免陪照护数智化管理平台目前已成功在广州多家三甲医院及区域性医疗机构实现平台落地,累计服务医院超100家,在岗医疗护理员超过2000人,月服务订单量突破50万。未来将继续深化AI技术在排班、风险预测、客服响应等场景的应用,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构建用户画像与技能标签系统,拓展与智能设备、医保支付、保险产品的生态合作,打造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免陪照护服务体系。
南方+记者 严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