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罢免”失败,赖清德危险?下一个更令他紧张的变局已经迫近
创始人
2025-08-24 00:21:40
0

编者按

8月23日,台湾地区第二波“大罢免”投票结果于傍晚出炉:国民党7席民代保住职位,民进党再次失败。此次“大罢免”最终的投票结果为0:32,赖清德当局可谓遭遇“完败”。

“大罢免”变“大破功”,民进党当局的惨败是出于哪些原因?为什么说不少绿营人士也在等待赖清德这一次“大翻车”?失败后的他下一步有可能干出哪些举动?《凤凰大参考》解读。

核心提要

1. 第二波“大罢免”的完败早有迹象:本轮进行投票的选区从选民结构上即“蓝大于绿”,且绿营在第一轮完败后已经丧失了心气。这次惨败的结果只能更加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原本支持所谓“大罢免”的民众都已不再出来投票了。

2. 这次“大罢免”变“大破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民进党当局罔顾民意,把一个制度设计上的罢免当成是党争和意识形态的工具。而在动机不纯的目的下,赖清德又发表了多则引发众怒的言论,同时也引起了民进党内部其他派系对其野心的担忧。

3. 惨败促使赖清德终于在党内人事上做了微调。目前看他并不会引咎辞职,赖在党魁位置上的他可能会在下一步祭出“司法武器”,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追杀”;或改变策略,对国民党阵营和地方派系摆出缓和姿态。但在下一次“九合一”选举越来越近之际,他能调整的空间不大,而“九合一”选举或将让他比现在还要紧张。

作者丨国际政治专栏作家 胡毓堃

编辑丨屈功泽

8月23日,台湾地区第二波“大罢免”投票完成,针对剩余7席国民党“立委”的罢免全部遭到否决。

至此,绿营罢团发起的“大罢免”以“0比32”(加上针对民众党籍新竹市长高虹安)被零封而告终,正式宣告“大罢免、大破功”。

唯一能令台上的民进党和绿营稍松一口气的,就是同日举行的全台“重启核三(第三核能发电厂)”公投案(民众党提出、国民党支持)因同意票不到500万票的门槛,未能通过。

图片

“大罢免”输得有多惨?

相比于7.26的第一轮“大罢免”投票(24名国民党“立委”+高虹安),8.23第二轮投票结果对绿营罢团要惨淡得多,仅从直观数据就可见一斑:

8.23第二轮投票,7名国民党“立委”收获的不同意罢免票数几乎都达到或超过65%,同意罢免的票数则无一达到占各选区选举人总数25%的最低门槛;

而7.26第一轮罢免虽然也遭零封,但好歹有近三分之一的国民党“立委”(7人)同意罢免票达到了占选举人总数25%这个门槛,不同意票超出同意票的优势也没有8.23这么夸张。

▎此轮“大罢免”得票情况

其实早在7.26的大失败之后,外界对于8.23第二波罢免基本不持悬念。一方面,如果说7.26针对的部分国民党“立委”还存在可能被罢免的现实风险(比如因对手丑闻而意外当选的叶元之),那么8.23针对的“立委”选区蓝大于绿的优势更为明显,选民结构决定了罢免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另一方面,选区结构性的劣势+第一波“大罢免”的重挫打击,令绿营和罢团在7.23之后心气就失去了大半:罢团内部内讧互撕,7.26之前最高调的曹兴诚不仅自己撂挑子不干,还公开呼吁民间罢团放弃参与。

至于被曹“甩锅”、此前与罢免团体若即若离的民进党,其反应是提前自宣失败,不等8.23投票就推出背锅侠、更换秘书长。党内上下也不像7.26之前那样铆足劲线上线下为“大罢免”造势鼓劲。

于是乎,在8.23投票热情与投票率(7个选区都在50%左右)并不如7.26的情况下,并没有达到”投票率越低、罢免成功几率越高”的效果,反而是7个罢免案同意票数无一达到最低门槛——这只能说明,连一些支持罢免阵营的绿营选民都不出来投票了。

图片

“大罢免”为何彻底“大破功”?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次“大罢免”本就偏离了罢免制度原本的精神。

无论是台湾地区的“公职人员选罢法”,还是世界各地的公职人员罢免制度,目的在于约束不称职、滥用职权或违法违规的民选公职人员(例如议员、行政长官等),即“对人对事不对党”。

再明确点说,罢免是法律问题,不是政党和意识形态斗争问题,关注的是具体个人的言行是否触发罢免条件。一个民选公职人员是否应当被罢免,完全是“论人论迹”的事情。

例如,台湾地区政坛最奉为圭臬的美国甚至没有选民罢免公职人员的机制。如要把国会议员解职,合法途径只有一个:经众议院或参议院三分之二以上多数议员投票支持。而能触发这种解职机制的,往往都是重大犯罪、滥权、不忠于国家等严重行为,至少不会因党派斗争而解职。

然而从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在年初率先喊出罢免全部41名国民党团“区域立委”后,绿营及罢免团体的意图可谓“司马昭之心”,一开始就表明是为了“政党斗争”,为改变“立法院”政党格局、实现民进党所谓“完全执政”的目的服务,而非惩罚不称职的“立委”。

目的本就不纯,后续的系列操作越来越把“民间罢免”异化到“政党对决”的高度,加上赖清德“打掉杂质”、“民主不是表决多数赢”等引发众怒的言行,反而给多数选民以“不尊重2024选举民意”的印象。由此,利用罢免低门槛“偷袭”失败,两年内第二次“蓝绿立委争夺战”失败,其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另一方面,随着明年“九合一”选举临近,民进党内部权力之争也在从水下浮出水面,不同派系人物及支持者对“大罢免”的态度同样复杂微妙。对非“赖系”的民进党人来说,一旦赖清德通过“大罢免”实现打掉“党外杂质”,那么接下来是不是他就转而刀刃向内、打掉“党内杂质“?

▎郑文灿

去年赖清德刚上台,曾经的“英系大阿哥”、前桃园市长、海基会董事长郑文灿就因“华亚科技园区弊案”遭到法办;2026“九合一”选举绿营最看重的台南、高雄市长候选人提名,赖清德在台南支持嫡系林俊宪,对当地资深“立委”陈亭妃几乎舆论封杀,高雄更是出现赖系与非赖系的“四抢一”;7.23还没罢免掉最不稳的国民党“立委”叶元之,赖清德迫不及待力推自己派系的补选人,而不是在地履职多年的“英系”罗致政……

以赖清德“独断专行”的作风,除非遭遇重挫,否则难以接受党内“派系共治”。基于这一点,本就有不少绿营人士坐等赖清德“大翻车”。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绝大多数选区的同意罢免票占比明显低于当地绿营选民的占比。

图片

赖清德的前景:坚守权位、调整策略?

“零封”结果出炉后,赖清德在社媒发文,继续空谈“团结”、供电问题。此外在近日换了民进党秘书长之后,他终于松口要对行政团队进行“人事改组”。然而被广泛视为所谓罢免失败“战犯”的关键人物——行政部门负责人卓荣泰、“立院老炮”柯建铭,以及赖清德本人,目前仍稳坐钓鱼台。

▎柯建铭

按照以往台湾政坛惯例,在选民投票中遭到如此挫败,党主席(无论蓝绿)都应引咎辞职。水平和表现不如党内前任的赖清德,显然不会遵循这种惯例,甚至连“背锅侠”都懒得找级别更高的人选。至少现在看来,赖清德还会坚守在民进党主席的位置上,坚持到仍能把控明年“九合一”选举的指挥权。

当然,坚守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是一回事,正视难以逆转的客观政局是另一回事。党内非赖系虎视眈眈,甚至有“一致对赖”的趋势;立法机构“朝小野大”的格局也无法逆转(“立委”在四年任期内只能投票罢免一次)。既然无法再以“大罢免”扭转民进党在立法院少数的格局,赖清德只能选择调整策略。

要么就是拿起“司法武器”,对自己不喜欢的在野党“立委”采取类似的“法办”手段。7.26“大罢免”第一轮投票完败后,赖当局就将柯文哲“京华城案”的承办检察官升职为新北市主任检察官,外界更传出赖清德将以这些自己任命的检察官为抓手,对国民党政敌进行“司法追杀”。

▎柯文哲此前前往台北地方法院受审

不过此举无异于双刃剑:能否在未来三年任期内如愿以偿尚不得而知,一旦在已经难看的吃相基础上变得更加赤裸裸,进一步激怒蓝白阵营乃至部分绿营选民,这对他自己和民进党都无异于“政治自杀”。

假如赖清德承认现实压力与阻力,暂缓追杀的动作与步伐,策略性“以退为进”,这就意味着以相对弱势的姿态继续干着(但决不允许自己“跛脚”)。更换民进党秘书长、微调行政团队,就是调整策略的第一步。

此外能做的,就是在政策议题上与国民党等反对党进行务实沟通。防务预算、能源产业政策、供电等问题都是与国民党阵营、地方派系沟通,降低对手攻击压力的可能选项。毕竟“九合一”选举说远不远,留给赖当局拿出成绩、改善观感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充裕。

归根结底,在台湾当前的制度设计下,领导人“权大责小”,行政机构的权力足以推进特定的议程,并非立法机构所能制约的。涉及到外事与两岸政策,赖清德更具有制度赋予的主导权。对于他和民进党来说,两次罢免投票失败,并未削弱其在2024选举后的既有权力。

至于下一个岛内政局变数的分水岭,可能还要等到“九合一”选举这个期中考试。届时赖清德将会比这次“大罢免”更加紧张。

图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芜湖宏景取得仓储货物转运辅助装...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芜湖宏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中天科技等公布“一种多功能光伏...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多功能光伏支架”专...
从让画更像画到全民光伏 ,创维... 2025年8月21日,雄安新区。这座被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
原创 小... 众所周知,由于高通今年计划在9月23日举办2025骁龙技术峰会,意味着新一代「骁龙8E2」旗舰SoC...
新机将首发LYT-828+全新... 伴随着 @vivo 在Vision发布会暨影像盛典上官宣了后续新机将首发索尼LYT-828+全新三星...
意大利副总理言论激怒法国 财联社8月24日电,当地时间8月20日,在被问及对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战后向乌克兰派驻欧洲军队”的看...
安徽金亿科取得明信片盖章机构相...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金亿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中国算力平台贯通仪式举行 山西... 在8月23日于山西大同举行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算力平台(山西)启动仪式和中国算力平台贯通仪...
为中小科创企业搭平台,创新创业...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接下来,我准备在怀柔科学城创办一家公司,让团队的工业CT(计算机断层成像)产...
首次曝光!中国电信副总裁抛出“... \ 8月23日,以“算网筑基 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开幕式上,中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