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一股强劲的冷空气自腾格里沙漠深处席卷而来。中卫市东北部的云基地里,不见烟囱亦无机器轰鸣,唯有无数光伏板在坡地空地上整齐排列,静默地吸收着西北充沛的阳光——这片静默之下,是数字脉搏的强劲搏动。
走进中国电信宁夏大数据中心园区,四座庞大的机房内,数万台服务器在近万机架上昼夜不息地高速运转,指示灯如无数只绿色的眼睛,在幽暗中无声地宣告着忙碌。它们虽外形相似,却各自承载着天南海北客户的迥异计算任务。“超算平台”“人工智能”“SRV6”“IXP+CDN”……在大数据产业的核心地带,这些艰深的术语幻化成一串数字和符号。
调度中心。
占地400亩的园区仍在持续扩建,四个标准机房内持续释放惊人热量。中心已建成直达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的专用链路,互联网出口带宽高达22T,网络时延极低:中卫至北京单向仅8至10毫秒,至上海也低于15毫秒。
监控大屏。
调度中心内一块108平方米的弧形大屏,如同园区的神经中枢,实时监控着每一处角落,精准显示关键区域的温湿度数据。一旦某项指标从绿色突变为红色,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到场排查。技术团队被细分为行政、水暖、弱电等专业小组,为服务器提供全天候的“管家式”服务。“服务器是‘主人’,我们是‘管家’。”一位年轻技术员形象地比喻道。
中国电信宁夏大数据中心只是中卫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历经10年发展,中卫已引进26家数据中心企业,安装标准机架20万架、算力卡18.4万张,总算力规模达到12.6万PFLOPS。同时,引进和培育了45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为全国4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稳定可靠的算力服务。(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闵良 文/图)
▌来 源:宁夏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