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引发外媒一片哗然,他们发现中国的打法变了,开始以美国之道还治其身。
10月9号我们商务部发布的公告,大家都看到了吧,两条公告都是加强稀土出口管制。
有人可能会问了,咱们稀土不是一直都在管制吗?怎么还在加强,这次加强的是哪方面呢?
打个比方,过去的管制是一对一的,不允许卖给美国军工企业,严防国内的走私和国外的第三方中转。
现在中国把稀土相关的物项,甚至稀土的相关技术,都拉入了规则里面,《金融时报》称,这意味着凡是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或采用中国稀土开采、冶炼、制磁技术生产的磁体,外国企业出口时都需获得中国批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外媒就联想到了,中国这一招很眼熟啊,这是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出口限制的套路,也就是说中国这次“以美之道还治其身”。
具体来说,美国通过其出口管制体系,特别是“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来限制先进半导体技术和设备向中国出口。
任何外国生产的商品,只要是美国出口管制技术或软件的“直接产品”,那么这个商品必须遵守美国出口法规。
即使该商品在美国境外生产,只要涉及美国技术,美国也能行使管辖权。
这类似于“长臂管辖”,迫使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企业,在向中国出口时需获得美国许可。
具体针对中国的措施,自从2022年10月起,美国针对中国加强“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实施,重点限制先进计算集成电路、超级计算机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再出口或境内转移。
比如我们熟知的光刻机设备,荷兰的阿斯麦公司,设备是荷兰生产的,为什么美国能阻止不让他们卖给中国呢?原因就是美国认为,即使设备在荷兰生产,但是使用了美国技术。美国商务部通过“实体清单”,长臂管辖阻止阿斯麦公司,向中国企业出口高端光刻机。
美国的目的很直白,通过这些规则阻碍中国生产用于人工智能、超级计算和军事应用的先进芯片。
那么现在我们的稀土出口也是一样的,管制“直接产品”:外国产品包含中国稀土超过0.1%,或使用中国技术,就需要中国的许可,否则就违反中方的规定。
后果是什么?比如美国军工企业将被拒绝许可;先进半导体应用需要逐案审查。外国企业使用中国稀土的电动车或芯片制造商,必须追溯供应链,提供详细使用报告。禁止中国企业未经许可与海外合作稀土项目。
分析认为,这是中美未来可能的峰会之前,中方对等反制美国的“稀土牌”,美国拒绝在技术限制方面让步,那么中国的稀土出口只会越收越严。
稀土限制的效果,会直接影响接下来中美的谈判如何走向,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