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经历怎样的“坠崖”时刻,正义的司法体系始终是公民权利的最终保障
10月10日,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作出一审判决,准予离婚,并判令被告俞某某支付原告离婚损害赔偿50万元。
这一判决,从法院立案受理离婚纠纷起算,已超过2年;从当事女方泰国“坠崖”起算,已超6年。由于男方在泰国服刑,给该案增加了不小难度,成为“国内首例被告在国外服刑的离婚案”,在程序上缺乏先例。最终,被告俞某某通过在线视频方式参加了诉讼。
这起家事案件之所以持续引发关注,不仅因为其极端情节被改编为电影《消失的她》而广为人知,更因为触及了当代社会关于婚姻安全、司法正义和维权途径的深层思考。
2019年,怀有身孕的王暖暖(化名)在泰国被丈夫从34米高的悬崖推下,奇迹生还后,开启了漫长的刑事追责和民事维权之路。2023年6月,泰国皇家法院公布终审判决,被告人俞某某蓄意谋杀未遂罪名成立,被判处有期徒刑33年零4个月。而此次国内离婚案的判决,为维护苦主权益、抚平社会关切,给予了重要的阶段性支持,也为个体尊严如何依托法治信念重生,提供了鲜活范例。
本案的特殊性在于,涉外程序的繁复与突破。法院面对当事人在国外服刑的特殊情况,严格依法通过涉外送达方式向被告送达应诉材料等,并借助信息化技术安排在线视频庭审,既保障了被告的诉讼权利,也确保了诉讼程序的顺利推进。从2023年9月立案受理到2025年10月一审判决,历时两年的审理过程看似漫长,体现的却是司法程序对涉外案件审理的谨慎与细致。无论如何,司法的公正性始终是首要追求。
这起案件给予公众的另一启示在于,当婚姻走向破裂,尤其是涉及极端情况时,司法仍是维权的基本依归。王暖暖的维权之路,彰显了法治精神在个体命运中的具体体现。对于每一个面临婚姻困境的个体而言,选择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既是对自身权益的负责,也是对法治文明的践行。
在这起案件中,人们也看到了关于择偶的惨痛教训。当婚姻确实无法维系时,当事人应当有勇气告别过去,重启新生。王暖暖在经历生死考验后,通过法律途径解除婚姻关系,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这种勇气同样值得肯定,社会也应为离婚人士创造更加包容的环境。
这起由“坠崖案”引发的离婚案,不仅是个体命运的转折点,也是我国涉外家事审判进步的一个缩影。它象征着,无论经历怎样的“坠崖”时刻,正义的司法体系始终是公民权利的最终保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涉外婚姻数量可能会不断增加,此类案件的公正处理,既关乎个人权益保障,同时也是国家法治软实力的体现。
婚姻选择或许会看走眼,但只要正义不“消失”,重启人生追求幸福就有新的起点。有了司法正义的托底,当事人也会更加相信法律。每一宗个案的公正裁判,都在夯实法治中国的基石,也包括让婚姻不幸的家庭看到正义和幸福的方向。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顾左右(法律学者)
编辑 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