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给欧盟装上了,“我们是生活方式超级大国,中国嘛…”
创始人
2025-10-10 19:30:03
0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一直以来,欧盟对中国在科技等领域影响力上升深感焦虑。一项名为“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的全球基建战略,自2021年提出以来,便被外界普遍认为其旨在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德国智库专家直接指出,没有“一带一路”倡议,就不会有“全球门户”。

在今年第二届“全球门户论坛”召开之际,欧盟负责国际伙伴关系事务的委员约瑟夫·西凯拉(Jozef Sikela)向《金融时报》透露,在当前由中美主导的世界格局下,欧盟计划将这项3000亿欧元的援助项目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工具,更积极地与中国、俄罗斯争夺全球影响力。

据《金融时报》10日报道,来自捷克的西凯拉去年受命主管欧盟“全球门户”项目。他颇具傲慢地宣称,为对抗中俄,欧盟应将自身标榜为“生活方式超级大国”(lifestyle superpower),将“全球门户”计划从传统的发展援助项目转变为“投资方案”:不仅提供培训与教育支持,更要为当地工业及基础设施项目注入联合融资,进而为欠发达国家创造商业机会与就业岗位。

为抬高欧盟形象,西凯拉随即污蔑中俄的对外援助。他声称,相比之下,俄罗斯“为独裁者提供贿赂、武器、宣传,甚至安全保障”,而中国则设下所谓“贷款陷阱”,对受援国实施进一步“掠夺”。

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西方舆论就频繁鼓噪所谓中国以“经济影响力渗透他国主权”、警惕中国“债务陷阱”等荒谬言论。西凯拉延续着这种滑稽论调,声称有过此类所谓“惨痛经历”的国家正转而寻求欧盟合作。他还煞有其事称,有一名中亚国家元首曾告诉他,相比中国,他们更倾向于与欧盟合作,因为欧盟“可预测且可靠”。

报道称,中国驻欧盟使团尚未就此事立即回应置评请求。中国外交部此前曾多次驳斥所谓“债务陷阱”的说法,强调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投融资合作遵循国际惯例、市场规则和债务可持续原则。而少数国家散布所谓的“中国债务责任论”,避而不谈多边金融机构和发达国家商业债权人才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债权方和偿债的压力源。

欧盟国际伙伴关系委员约瑟夫·西凯拉 欧盟全球门户官网

据《金融时报》报道,“全球门户”项目如今已成为欧盟外交政策的核心支柱之一。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从公私渠道筹集到总计3060亿欧元的援助资金,其中约三分之一来自欧盟自身预算。

今年7月,欧盟委员会提议,在2028年起的下一个多年度预算中,将欧盟对“全球门户”项目的出资额大致翻倍至2000亿欧元。本周,包括15名国家元首在内的约50个政府官员将前往布鲁塞尔,就项目具体内容及该计划的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报道称,欧盟的援助项目涵盖多个领域,从巴尔干地区的电力互联工程到加勒比地区的海藻养殖项目,且这些项目能为欧盟带来收益。欧盟已将安哥拉、纳米比亚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列为重点合作对象,这些国家拥有欧盟绿色转型所需的关键矿产。

对于“新殖民主义”的指控,西凯拉予以否认。他辩称,与中国不同,欧盟致力于让项目产生的价值尽可能留在受援国境内。例如,在受援国建设加工关键矿产的工厂,而非将矿产运往欧洲。

他补充称,“我们使用的是欧洲纳税人的钱,因此在这一议程中,经济安全、原材料获取渠道,以及为我们自身和合作伙伴增强韧性,都至关重要。”

西凯拉还提到,该项目的另一核心目标是解决非正常移民的根源问题。

他说,“如果能为这些国家的民众提供可持续的未来,让他们的孩子能上幼儿园、让他们能找到工作、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就不会让家人冒着生命危险踏上那些危险的迁徙之路。”

除“全球门户”项目外,欧盟还与埃及、突尼斯签署了多项颇具争议的协议,以鼓励这些国家阻止民众从其海岸出发前往欧洲。

“那些协助我们应对非法移民的国家,自然有可能获得更多支持。”西凯拉补充道。

报道援引欧盟方面的数据称,2023年欧盟提供的援助占其全球海外发展援助总额的42%。

“显然,几十年来,在发展议题上,欧洲一直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出资方,”西凯拉抱怨道,“但在这一背景下,欧洲从未被视为参与者,也从未被视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他提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废除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这一核心援助机构,为欧盟扩大援助份额提供了机遇。但他补充说,“我们绝不想成为‘最后的援助方’。”

西凯拉承认,申请“全球门户”基金的繁琐手续曾受到批评,但他强调,欧盟“或许不是办事效率最快的地区,但我们信守承诺”。

另据路透社等报道,第二届欧盟“全球门户”论坛于当地时间10月9日至10日在布鲁塞尔举行。本届论坛聚焦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挑战下的全球连接创新,探索扩大投资策略,强调可持续、透明和高标准的伙伴关系。

然而,欧盟各国政府对此事的关注度仍然较低,成员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均未出席。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为论坛揭幕,并在周四的主旨演讲中宣布,欧盟预计到2027年为“全球门户”计划募集超4000亿欧元投资,加大对全球南方国家的投资力度。

尽管没有点名中国,但冯德莱恩在谈及全球环境挑战时提到,“不可持续的外国投资已导致太多国家背负难以维系的债务”。她还称,“关税与贸易壁垒重新成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工具,出口管制则沦为国家博弈的手段,被用于打击竞争对手并迫使对方让步。”

冯德莱恩欧盟视频截图

然而,冯德莱恩只字不提的是,恰恰是欧盟拿着贸易措施当令箭。

当地时间10月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为保护欧盟免受“不公平全球产能过剩”的冲击,将在明年开始限制钢铁免税进口量,将进口配额削减一半——超出部分将征收50%的额外关税。西方媒体认为,尽管欧盟没有直接点名,但此举无疑是针对中国。

对于中欧关系,中方一贯强调,中国的发展和开放给欧洲和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风险。保护主义解决不了欧盟的问题,保护的是落后,失去的是未来。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都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应该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具体经贸问题。

尽管欧盟方面否认针对钢铁的最新贸易措施是在效仿美国,但香港媒体《南华早报》早前分析指出,欧盟官员一直以联合制定对华政策为“诱饵”,向特朗普示好,企图换取其继续支持乌克兰。现在欧盟却陷入了两难局面。

英国《卫报》的专栏文章也指出,多年来欧盟在对华议题上一直紧跟美国的步伐,但如今这种做法已不再可行。文章质疑,“在已失去一个超级大国盟友的情况下,欧盟能否承受被两个大国夹击的后果?”

文章分析称,当前中美贸易战中中国仍占上风,而特朗普将欧洲视为附属:他乐于见到欧洲自担后果向中国施加经济压力,却不愿自身付出代价,且其决策往往不顾及欧洲与亚洲伙伴立场。随着华盛顿所谓“北极星”的作用消失,文章认为欧洲人将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真正的立场是什么?又该如何与中国交往?

文章连连追问,“是该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力度,还是该推动中国技术转移,避免贸易战,并与亚洲共护全球贸易秩序?在心知肚明如果没有中国绿色技术,欧盟就无法推进能源转型、实现气候目标的情况下,是接纳还是设法降低对中国绿色技术的依赖?在全球南方,在美国退出援助领域的背景下,欧盟真的有能力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吗?还是接受自身‘全球门户’基础设施倡议与之互补……”

遗憾的是,“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简单。但指望问题自己会消失并不是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OpenAI战略转型:AMD与... AMD公司本周股价飙升23.71%,这一涨幅源于与OpenAI达成的重大合作伙伴关系,该合作可能从根...
Sora下载量5天突破100万... AIPress. com. cn报道 10月10日消息,据外电报道,OpenAI 的一位高管表示,其...
张一鸣公开谈AI人才“过拟合”... 图片来源:知春创新中心公众号文章截图 着一件黑色T恤、戴着标志性的框架眼镜,久未公开亮相的字节跳动创...
朝鲜举行阅兵式,庆祝朝鲜劳动党... 朝鲜10月10日晚在平壤市中心的金日成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总台记者 董...
普京:俄方可能将很快公布一款新...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综合俄新社、塔斯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
普京:若美向乌提供“战斧”,俄... 当地时间10月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俄罗斯...
人工智能救不了我们的养老?一场... 当你在城市的霓虹灯下奔波,为了月底的工资单和明天的房贷发愁时,可曾想过,几十年后,当你白发苍苍,谁能...
原创 张... 张一鸣,也回来了。 这是他近4年来首次在国内公开露面。其引发的关注,可能就比马云“回归”小一点。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一场政... 据凤凰卫视报道,截至今日(10日),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停摆了十天,美国两党仍在围绕“到底谁该为此负责”...
AI赋能数字融合-2025年用... 科大讯飞《AI赋能数字融合-2025年用人工智能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报告》,围绕人工智能在新型智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