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从四个方面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
▲陆治原 徐想 摄
第一,兜底民生保障全面得到加强。困难群众保障方面,基本建成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对象已经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人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初步建立了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全国城乡低保的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低保对象达到了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困境儿童保障方面,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
第二,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发展迈出新步伐。养老服务方面,全国建立国家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截至2024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6万个、床位799.3万,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高到65.7%。这五年还办成办好了系列的为老实事,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老年助餐点8.6万个,每天有3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就餐点就餐。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补贴惠及4945万老年人,进一步增进了老年人福祉。
第三,专项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婚姻服务方面,婚姻登记全面实行“全国通办”,从今年5月10日起,累计办理“全国通办”婚姻登记26.3万对。婚俗改革持续深化,文明健康婚俗风尚正加快形成。殡葬服务方面,基本殡葬服务供给持续加大,有效补齐基层殡仪馆“空白点”,建成3350个公益性骨灰堂以及1.68万个公益性公墓。地名服务方面,开通上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已命名乡村地名71万条。
第四,相关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方面。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全国登记社会组织已经达到了86万个,新成立了一批科技类社会组织,目前有2.4万家社会组织活跃在科技创新领域。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目前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超过1.6万家,较2020年增长了70%;年度慈善捐赠总额最高突破了2000亿元。“十四五”以来,福利彩票销售总额达到了8525亿元,筹集公益金2566亿元。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