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液态电池突破400Wh/kg:固态电池赛道的技术突围与产业博弈
创始人
2025-08-23 22:00:57
0

一、液态电池技术突破:广汽集团的“弯道超车”

2025年7月,广汽集团宣布其液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较传统液态电池提升超50%,这一数据已接近固态电池的理论极限。其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材料体系革新
  • 第三代海绵硅负极:通过纳米硅颗粒嵌入多孔碳骨架,将负极体积膨胀率从液态电池的300%降至15%,同时实现1500mAh/g的超高比容量。
  • 高镍811正极+固态电解质协同: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32mS/cm),配合26.74mg/cm²面密度与5mAh/cm²面容量,在70-100μm极片中实现高效电荷传导。
  • 干法电极技术:正极活性物质占比提升至55%,较传统工艺提升40%,直接推动能量密度跃升。
  1. 安全性能质变
  • 在200℃热箱(75k.0887HK.boats)测试中无爆燃,针刺穿刺后未出现热失控,彻底解决液态电池“自燃阴影”。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火灾事故中,76%源于电池热失控,而广汽固态电池的热稳定性是液态电池的3倍。
  1. 产业化路径清晰
  • 成本控制:通过硫化物电解质工艺优化(机械球磨+高温烧结),将电解质成本降至传统工艺的8%(103元/kg)。
  • 量产计划:2026年昊铂车型将率先搭载,依托液体加压技术解决界面阻抗难题,并采用军工级密封装置控制H₂S毒性风险。

二、固态电池赛道:政策、技术与市场的三重驱动

  1. 政策红利加速产业化
  • 顶层设计:2025年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并提出2027年前培育3-5家全球龙头企业。
  • 标准建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首次明确技术标准(失重率<1%、无液体渗出),为中国在全球标准制定中掌握话语权。
  • 安全强制标准: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2026年实施,要求电池“不起火、不爆炸”,直接利好固态电池。
  1.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瓶颈
  • 材料创新: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等企业实现硫化物电解质规模化量产(成本降至$50/kg以下),恩捷股份开发出高纯硫化锂及超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
  • 工艺革新:国轩高科全球首条全固态干法电极产线投产,生产成本较湿法工艺降低45%,能耗减少60%。
  • 量产挑战:全固态电池成本仍高达1.8元/Wh(是液态电池的3倍),需通过CTP技术:(ld5.0887HK.boats)将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至78%,以降低材料成本。
  1. 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
  • 头部企业布局: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比亚迪已实现60Ah级固态电芯中试下线(能量密度400Wh/kg),广汽、上汽清陶等企业加速量产进程。
  • 国际竞争:丰田、本田、大众等德日韩车企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但中国企业在硫化物电解质路线、产业化速度及成本优势上已形成领先地位。
  • 投资热度: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固态及半固态电池项目投资达188亿元,涉及产能48.3GWh,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储能场景。

三、液态电池与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博弈

  1. 性能对比: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平衡
  • 能量密度:广汽液态电池达到400Wh/kg,已接近全固态电池的理论极限(500Wh/kg),但固态电池在安全性(无热失控风险)、循环寿命(超2000次)方面仍具优势。
  • 成本与工艺:液态电池成本低、工艺成熟,但固态电池通过材料创新(如硫化物电解质)和工艺优化(干法电极),正逐步缩小成本差距。
  1. 商业化路径:互补与替代
  • 短期(2025-2027):液态电池仍将是主流,尤其在成本敏感型市场;半固态/准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方案,逐步渗透高端市场。
  • 中长期(2028-2030):全固态电池在高端电动车、储能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液态电池则通过技术升级(如广汽的400Wh/kg产品)维持竞争力。
  • 协同效应:广汽与金龙羽等企业合作,推动“材料-电芯-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加速固态电池产业链成熟。
  1. 技术融合与创新
  • 固态+液态混合路线:部分企业探索“固态电解质+液态电解液”的混合体系,兼顾能量密度与成本优势。
  • 回收体系构建:格林美(82r.0887HK.boats)建成首条固态电池回收产线,锂金属回收率提升至60%,为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提供支撑。

四、行业启示:从技术突破到产业生态重构

  1. 技术路线收敛:硫化物电解质路线因高离子电导率(32mS/cm)和成熟工艺,将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主导方案;氧化物路线则聚焦储能领域。
  2. 产业链协同:材料(如恩捷股份的硫化物电解质)、设备(如先导智能的固态电池整线装备)、车企(如广汽、比亚迪)需形成闭环,共同推动产业化。
  3. 全球化竞争:中国企业在硫化物电解质、干法电极工艺等方面已建立优势,但需警惕欧美技术壁垒(如专利布局)和日韩企业的快速追赶。
  4. 投资逻辑:固态电池赛道将呈现“设备先行-材料跟进-电芯量产”的产业链机会,重点关注硫化物电解质、干法电极设备、高镍正极材料等细分领域。

广汽液态电池的突破,不仅展示了液态电池的技术潜力,也加速了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未来五年,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将并存发展,共同推动电池技术向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低成本的方向演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首次曝光!中国电信副总裁抛出“... \ 8月23日,以“算网筑基 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开幕式上,中国算...
瞄准行业痛点,首个覆盖全流程“... 老龄化、少子化背景下,“一人住院,全家受累”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困境。2025年4月1日,广东率先出台...
芯源微申请机台加热系统的控温方...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芯源微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机台...
多元医学数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 人民网呼和浩特8月23日电 (寇雅楠、实习生韩飞月)8月23日,京蒙协作助力健康北疆——多元医学数智...
箭牌家居公布“延时阀及出水装置...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延时阀及出水装置”专利公布。 摘要显示,本发...
原创 O... vivo突然宣布OriginOS 6 Beta测试招募正式启动,此次测试面向最新旗舰机型X200 P...
“大罢免”失败,赖清德危险?下... 编者按8月23日,台湾地区第二波“大罢免”投票结果于傍晚出炉:国民党7席民代保住职位,民进党再次失败...
人工智能+制造:工业智能体掀起... 近期,深化“人工智能+制造”成为政策焦点。上海率先发布《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强调...
原创 小... 给女朋友送礼物,一直都是男生非常头疼的难题,送的东西价格低了,女朋友不喜欢,即使花高价购买奢侈品,也...
官方回应杨宗纬摔下舞台 8月23日,动听(上海)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官方情况通报:各位亲爱的歌迷、媒体朋友们:今晚(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