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期
Vol.14
交通科技月月谈
本期话题
四川地形地质复杂,公路边坡滑坡风险时刻威胁着公路的安全运营。抗滑桩作为公路边坡防护的重要设施,犹如“铁壁砼墙”般守护着道路安全。然而,传统抗滑桩施工困难,人工挖孔安全风险大,桩身承载力较差,抗滑性能较弱。为此,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了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抗滑管桩,为公路边坡抵御滑坡灾害提供了新方案。本期《交通科技月月谈》特邀省交通设计院公司总经理助理、蜀新联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绿色低碳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梁瑶,深入解读该项技术。
关键技术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抗滑管桩是一种新型填芯预应力混凝土桩,通过混合配筋方式与填芯工艺形成,旨在根据需要采用单排或多排组合结构快速加固边坡或对滑坡进行应急抢险处治。该抗滑管桩可进行装配化快速打入施工,桩身水平承载力高,其抗弯性能明显优于同截面灌注桩,位移延性好、耗能能力高,可用于高烈度区域桩身受水平力较大的边坡工程或滑坡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抗滑管桩的优势如下:
1.适用范围广
桩体结构采取“预制-现浇一体化”的模式,视工程实际调整管桩内浇筑体类型及是否填芯浇筑,以适应实际边坡工程不同防护等级需求。
2.抗滑性能强
提出多排桩顶部增设连系梁形成组合抗滑结构,提供更强的抗滑作用,尤其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边坡支挡。
3.位移延性好
采用混合配筋结构、其延性系数平均值为3.25,耗能能力可提高15%。
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填芯管桩抗滑结构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滑组合结构
应用与成果
该技术已在天眉乐高速的两处高边坡加固工程中应用,经测算该技术与传统抗滑桩相比,具有以下经济效益优势:其造价比现浇抗滑桩结构减少约10.3%,节省施工工期70%以上;比注浆微型钢管桩组合结构减少造价约35.8%,节省施工工期35%以上。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航运工程、房建工程,应用空间广阔。
省交通设计院已利用该技术编制中国公路学会团体标准1项,并获得多项专利。
展望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抗滑管桩”有着优异的高边坡抗滑防护性能,标准化程度高,安全风险可控、施工便捷、技术经济优势显著,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未来,该技术将持续进行优化创新,保障公路安全运营,提升公路防灾减灾体系韧性,支撑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助力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