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长类动物的大家族里,人类男性缺少了一块特殊的骨头 —— 学术界称之为 “baculum”,即丁丁骨。这一发现开启了我们对人类进化历程中诸多关键节点的深入思考。
科学家对灵长类生物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结果令人诧异,在整个灵长类群体中,只有蜘蛛猴和人类是一样的,都缺少这块骨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独特现象。
然而,追溯人类的进化历史,我们会发现,在最早的时候,人类其实是拥有这块骨头的。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基于人类基因组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丁丁骨这一史前雄性生理特质曾广泛存在于黑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身上。这些古老的祖先生活在遥远的 6 百万年前,那时的地球环境与如今大不相同,生物的进化也处于早期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负责形成丁丁骨的 DNA,在 70 万年前人类共同祖先分裂成现代人类和尼安德特人之前,便悄然从人类基因中消失了。这意味着人类已经完全丢失了制造它的 DNA 密码,仿佛在进化的长河中,这块骨头逐渐被抹去了存在的痕迹。
法国骨科专家菲利普・雷诺在权威的《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表文章,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理论。他在对比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的 DNA 之后,发现人类竟然有 500 多组 DNA 片段是缺失的,其中就包括那段与丁丁骨相关的 DNA。这一发现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基因变化。
深入探究丁丁骨的起源,我们了解到,隐私部位的骨头首次出现晚于有胎盘和无胎盘哺乳动物分化之后,大约在 1.45 亿年前。但早于灵长目动物和食肉目动物最近的共同祖先出现之前,即约 9500 万年前。
也就是说,灵长目动物和食肉目动物的共同祖先拥有阴茎骨。
不仅如此,所有食虫动物,如地鼠、豪猪,以及蝙蝠、部分翼手类、须鲸类、肉食类等众多动物,也都具备这块特殊的骨头。以狮子为例,在非洲草原激烈的繁殖竞争环境中,丁丁骨帮助它们在短暂的求偶窗口中更好地完成繁殖行为,确保种群的延续。
因为没有这块骨头,人类的 DD 横断面呈现出独特的结构,是由两根海绵体和一根尿道海绵体组合而成的。其内部有丰富的血管窦,宛如精密的生理装置。
一旦血管窦充血增加,就形成一个泵,就好像一个坚韧的橡胶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加压灌水到接近阈值,它会变得坚硬。这种结构与拥有丁丁骨的动物在生殖器官的生理机制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于动物而言,隐私部位的骨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自然界稍纵即逝的求偶竞争中,它会帮助动物更好地把握时机。尤其对于实行多雄多雌交配制度、繁殖竞争激烈的其他灵长类动物来说,骨头在繁殖行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研究数据显示,在一些灵长类群体中,拥有较长丁丁骨的雄性,其配偶受孕率比丁丁骨较短的雄性高出约 30%。
一个物种的雄性面临的择偶竞争越激烈,它们的骨头往往越长,因为它让雄性动物在繁殖竞争中拥有更多保障,例如提升雌性受孕机会,并防止其他雄性介入,确保将自身基因传递下去,更好地延续自己的基因。
那么,人类究竟为何没有了这块骨头呢?
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与人类面临的择偶竞争环境密切相关。人类面临着相对最小的择偶竞争,所以并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基因能否遗传。而且人类丁丁是唯一像蘑菇的灵长类动物,拥有一个冠状和圆形的头部。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冠状会在相对密封的管道状结构中,产生一个真空泵的效果,它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把其他竞争者留下来的液体用真空的力量抽取出来,然后再把自己的液体注入。另外,拥有较大冠状的可以防止液体流出,更好与卵子结合,这样也有利于自己基因的延续。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择偶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小,大约在 190 万年前的直立人时代,当一夫一妻制开始出现并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两性生育关系的时候,人类可能就失去了这块骨头。
一夫一妻制的形成,使得人类在繁殖策略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依赖丁丁骨来增强繁殖竞争力。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斯坦福大学的发育基因学家 Gill Bejerano 与发育遗传学家 David Kingsley 进行了一项有趣且意义重大的实验。他们将拥有骨头的黑猩猩的 DNA 克隆进入小鼠体内,并利用遗传工程手段使得这些 DNA 在激活后变蓝。实验结果令人惊讶,第一组 DNA 出现在发育的小鼠胚胎的阴茎骨中,此外还出现在将要生长感觉腮须的面部,这说明由这些 DNA 诱发而生长的结构是对雄性激素的响应。
第二组 DNA 则出现在一个名为室下区的大脑区域,这里是神经元生长和扩张的温床。也就是说,人类缺失的遗传物质能够生成骨头并保持相对较小的脑部,而骨头在演化过程中缺少,为人类拥有更大的脑作出了贡献。
在进化的奇妙历程中,有时候 “少即是多”。
与进化出一套完整的新基因体系相比,删除一段 DNA 是一个更快的过程。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发展之中,因为不需要和其他灵长类一样,存在激烈的择偶竞争,所以骨头开始消失。骨头消失之后,人类的繁殖时间也开始变短,平均时间开始低于 3 分钟。
不要小看这看似短暂的时间变化,它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育。因为人类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学习新的技能、探索未知的环境、发展语言和社交能力等。这些活动不断刺激大脑的进化,推动人类从简单的生存行为逐渐迈向复杂的文明创造,从而促进了文明的诞生。
从原始社会的简单工具制作,到如今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人类的每一步进化都与这种看似微小的生理变化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