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郑州迎来持续高温预警,闷热模式全面开启。为帮助市民科学避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梳理郑州各类避暑场所,覆盖“城市绿荫、室内场馆、人防工程避暑点”三大维度,为市民提供一份清凉指南。
城市绿荫:免费公园的纳凉智慧
【郑州植物园】
避暑优势:郑州植物园的1500余种植物形成天然降温屏障,湖畔木栈道、水杉林区气温比市区低3-5℃,适合野餐、摄影。
交通:地铁14号线奥体中心站F口步行800米。
【北龙湖湿地公园】
避暑优势:北龙湖湿地公园是郑州市区最大的人工湿地,有湿地观鸟区、环湖栈道、生态岛、垂钓区、水生植物园、休闲草坪等,公园内湖泊清澈,波光粼粼,与周围的绿树成荫相映成趣。
交通:地铁4号线至森林公园北站B口,步行1公里
【蝶湖公园】
避暑攻略:蝶湖公园被称为“小洱海”,是经开区现有水面最大湖泊,湖面波光粼粼,搭配沙滩区,适合带娃避暑游玩。
交通:公交292、168路至经南八路东三环站,步行600米。
室内避暑:科技与文化的清凉之旅
【河南省科技馆新馆】
避暑攻略:河南省科技馆新馆能够提供丰富的科学展览和互动体验,馆内设“动物家园”“童梦乐园”等展厅,互动体验与科学教育结合,适合亲子避暑。
交通:地铁1号线至市体育中心站,转乘公交312路至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站。
注意事项:周三至周日开放,需提前通过公众号预约,下午场16:30停止检票。
【河南博物院】
避暑攻略:河南博物院藏有贾湖骨笛、武则天金简等国家级文物,历史文化氛围浓厚。近段时间,其文创产品也在社交平台上“火出圈”了,可以说是历史爱好者的避暑首选。
交通:地铁2号线至关虎屯站C口,步行1公里;公交B2路到博物院站下车。
注意事项:每周一闭馆,必看展品需提前规划。
【郑州美术馆新馆】
避暑攻略:郑州美术馆内藏品丰富,展览多样,艺术氛围浓厚,观展的同时还能避暑,是艺术爱好者的避暑最佳选择。
交通:地铁1号线转14号线至奥体中心站F口,步行400米
注意事项: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个人无需预约,团队需提前拨打电话预约。
人防工程避暑点:覆盖地铁+社区+商业
郑州市人防工程纳凉点6月11日起免费向市民开放,为户外的人们提供一方阴凉。
据了解,此次开放的58处人防便民服务点总面积4078平方米,集中在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点、住宅小区、大型商业等周边。
单个便民服务点面积最大的300平方米,分别是中原区人防工程纳凉点(中原路与桐柏路交叉口西北角,中原路42-2号)、火车站地下人防工程(火车站东北出口);
面积200~300平方米的有5个,分别是市直属伏牛路人防工程避暑纳凉点(伏牛路129号院)、管城区委南楼地下人防工程(管城街47号)、上街区德鸿现代城人防工程、登封市三康医院防空地下室(少林大道146号)、巩义市正上豪布斯卡(滨河路27号);
还有一些面积虽然不大,但能为户外人员提供临时避暑的一席之地,如地铁2号线南三环站车站B口站厅、2号线北三环站站厅临近C口处、10号线二砂站B口车控室及警务室中间。
市民群众只需打开郑好办APP,搜索“人防地图”,便能轻松找到身边最近的避暑纳凉场所,还可了解附近的人防工程和疏散掩蔽场所等信息,便捷又实用。
附:2025年度郑州人防工程纳凉服务点一览
从科技馆的知识海洋到植物园的自然课堂,从美术馆的艺术氛围到人防工程里的便捷纳凉,郑州的避暑点位既满足“降温”刚需,又兼顾文化、休闲多元需求。这个夏天,不妨选一处心仪之地,让清凉与趣味兼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焦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