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吸引了全球50多个国家及重要国际组织的300余位国际嘉宾、上千名嘉宾参会。首日,“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正式成立、2025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大赛AIGC创作大赛启动、北京人工智能数据沙盒3.0版发布、京办”智能政务协同办公平台等北京数字经济十大标杆应用发布,助力北京企业、“北京方案”全球推广。
“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成立
据悉,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数据局、新华通讯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今年是首次携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达成联合主办合作。大会设置“1+6+N”框架,即1场开幕式、6场主论坛、多场专题论坛及特色活动。
开幕式邀请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让·梯若尔、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副市长拉希莫娃·杜尔多娜·舒库鲁拉耶芙娜等国际嘉宾发表致辞。他们从全球视角出发,探讨了数字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强调了国际合作、包容性发展和数字治理的重要性,并对中国及北京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实践表示高度关注。
城市作为技术变革与政策创新的核心载体,正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协作的关键力量。开幕式上举行了“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成立仪式。联盟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跨境数据治理、人工智能伦理、智慧城市应用等关键议题,深化城市集群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共建、数字治理创新等实践。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于2023年发起《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推动城市交流合作机制建设,2024年北京市联合首批成员启动“六项行动计划”,今年在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彰显北京持续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理念和创新路径的实践精神。
北京数字经济十大标杆应用发布
当天,“北京数字经济十大标杆应用”发布,集中展现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示范成果。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北京市持续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持续开放技术应用场景,数字技术融入交通、医疗、文化、金融、生态、政务等城市场景,引领数字经济关键领域突破与规模应用,打造数字友好城市生动实践。
“智”理升级。以数字技术重塑现代化治理体系,让城市更聪明、服务更温暖。“京办”智能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可实现政务办公人员在线高效协作;北京预约挂号统一平台,数字赋能普惠医疗;北京亦庄建设全国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持续迭代;以数据驱动,建设智慧感知的生态环境新型治理体系,助力守护“北京蓝”。
“实”体换新。锻造实体经济数智转型硬实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转型标杆。首钢构建基于AI机器视觉的智能视觉体系,实现钢铁制造从人工“经验驱动”到智能“模型驱动”全流程智慧化升级;“数字菜田”构建农业数据“全息感知”网络,实现精准化、无人化种植管理;北京银行深度探索AIB(AI Banking)平台,以AI赋能资金交易、财富管理等运行流程和服务模式变革。
“创”新策源。点燃文化非遗与数字科技融合创新引擎,构建繁荣开放的城市文化生态。腾讯以创新技术,让北京中轴线在数字世界“新生”,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范式;快手发布可灵AI创意生产力平台,将技术、体验和美学深度融合,助推视听内容创作工业化生产;京东方中联超清打造“ULive超现场”,通过8K级第二现场技术平台,解锁超沉浸视听盛宴,数字让艺术“千里共鸣”。
大会期间,标杆应用还以“场景复刻”模式落地大会展区,展现数字经济的“北京方案”,展区以可知、可感、可及的互动设计,带来沉浸式体验,助力北京企业、“北京方案”全球推广。
北京人工智能数据沙盒3.0版发布
在大数据创新应用论坛上,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颜敏正式发布了“北京人工智能数据沙盒3.0版”。依托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通过可用不可见、数据不出域形式开展数据流通应用,数据沙盒就是通过制度创新构建数据特区,为合规用数提供包容审慎的服务机制。
该沙盒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安全可信的政府政策背书,北京市经信局为网信办的权威指导、按需直通世界行业主管部门。一方面构建以价值为核心的数据流通利用新范式,弱化数据产权概念,在不转移产权权属的前提下唤醒沉睡数据,释放数据价值。另一方面形成政府监管与企业发展多方共赢,让数据需求方找到高质量数据,让数据资源方放心共享数据,让沙盒运营方沉淀行业标准及收益分配规则,让政府监管部门推动数据向安全合规流通转型。
北京数据先行区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数据沙盒授权运营主体,与消费数据、医疗健康、自动驾驶、医学影像、卫星遥感、体育运动、肿瘤病理、教育教学、商业数据、供应链数据、文化视听、新能源汽车等12家企业完成签约,标志着北京人工智能数据沙盒从“可试点”迈向“可推广、可复制”的新阶段。
AIGC创作大赛启动
2日下午,2025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大赛AIGC创作大赛启动仪式举行。本次大赛旨在推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与创作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创作者搭建一个展示创意、实现价值的国际化舞台。
本次大赛在赛道设置上实现重大创新,精心打造短视频短剧、服饰设计、数字IP、声音创作、代码生成等六大特色赛道,采用"场景化命题+自由命题"双轨并行模式,通过赛事实践评选最具市场价值的创作工具,为行业发展树立技术标杆;还重点发掘具有创新潜力的优质创作团队和成长型企业;系统启动"未来创作者"培养计划,通过产学研协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作人才生态体系,持续为数字内容创作注入AI技术动能。启动仪式上,朝阳区重点推介了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3+X"产业体系为核心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力打造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构建形成"1+1+N"政策支撑体系。现场解读《朝阳区关于支持元宇宙(互联网3.0)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涵盖资金扶持、空间保障、人才引进等10余项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持续强化科技创新领域的政策供给和要素保障。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维亮在分论坛发言时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超3500亿元,同比增长超12%。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2400家。在通用大模型等主流技术路线上,北京持续保持领先优势,截至目前,北京模型备案量达132款,占全国超三成,稳居全国首位。本次AIGC创作大赛,正是我们推动AIGC技术普及、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挖掘优秀人才和项目的重要举措”。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在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标杆城市,2024年北京数字经济增长值同比增长7.7%,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今年一季度,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达到8.3%,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本次大会北京全球首创建设数字友好城市,其核心价值在于以人为本、技术向善。确保技术进步服务于人、赋能于人、温暖于人,让每位市民都能平等安全有尊严的共享数字红利。让城市在数字化浪潮中更具有包容性、韧性和可持续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