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0月17日
地点:济源市玉泉街道
天气:小雨
上午9时,在济源市农乐农机专业合作社,运粮车一辆接着一辆,送来刚从田间抢收回来的玉米;社员们有的在称重,有的在测湿,有的在去杂……
刚一走进合作社烘干车间,机械设备、铲车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辆铲车正将玉米铲起运送至传送带上,高大的粮食烘干塔正在高速运转。
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切的梨林镇屈西村种粮大户田领定说:“我揪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今年秋天这一场连绵的阴雨,让田领定等种粮农民的心始终悬着。“一开始我是担心进不去地,地里太湿了,这玉米可咋收呀!收了后又担心,没个好晴天可怎么晒干,粮食一发霉今年可就白干了。”一位村民说,“现在还担心,粮食即使烘干了质量肯定也打折扣了,不知人家还收不收。”
一连“三个担心”,成了村民们的揪心事。但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
面对连续降雨造成土壤含水量饱和、轮式玉米收获机无法下地作业的实际情况,济源农业农村、农机等部门联动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在组织本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的同时,梳理往年农机手信息联络库,积极对接驻马店汝南县农机中心等外地农机单位,邀请对方农机手跨区收获。目前,当地共投入履带式玉米收获机53台,其中跨区作业农机16台。
湿漉漉的玉米总算收回了家,但村民们紧皱的眉头还是没有舒展开来:“晒吧,没有个好天气;晾吧,又没有恁大的地方,不能眼睁睁看着粮食发霉呀!”
经过摸底排查,济源组织了6家具有烘干设备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要求开足马力开展烘干服务。
“虽然这几天已在这里烘干了200余吨玉米,但我还有几百吨没有运来。”田领定的语气里既有几分庆幸,又有几分焦灼,他还担心自己的玉米即使烘干了是否能卖上好价钱。
为了打消农民的顾虑,济源积极组织粮食收购企业全部开仓收粮。截至10月16日,已收购玉米9764吨,其中湿玉米均价每斤0.5元至0.7元,干玉米均价每斤1.05元至1.15元。
得知农乐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从播种到收获、再到收购的全链条服务,田领定和其他种粮大户直接与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他们说:“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还免除了后顾之忧。”(河南日报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