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闵行区社区学院的机房内,学员们正在学习大模型应用实操的专业知识。除了“懂技术”,他们还要掌握AI产品通俗化讲解、行业场景适配等传播技巧,这些技能都与一项新职业有关。
日前,由区人社局组织的“人工智能推介官”定向培训首班在全市首批开班,将定向培训、技能认证与岗位开发相关政策有机结合,推进人工智能产业与就业服务协同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等新岗位、新职业应运而生。什么是“人工智能推介官”?顾名思义,这是一份“致力于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普及应用”的新兴职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企业或公众讲解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新职业也对相关从业者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懂技术”,拥有人工智能思维,能熟练掌握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工具;也要“会传播”,善于面向大众推广AI工具或技术。
在此就业需求下,闵行区积极落实国家、本市有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导向要求,着力提升全行业、全民人工智能素养与技能。依据上海市《人工智能推介官(定向培训)培训项目设置技术要求》,开设“人工智能推介官”定向培训班,开展为期5天、40个课时的培训,既培养学员的AI基础素养,也结合本地科技企业的真实案例,确保学员所学即产业所需。
本次培训还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就业服务紧密结合。通过“区镇联动摸排+企业定向输送”的方式,培训覆盖吴泾、古美、虹桥等多个街镇的近20位待业青年、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打通“需求+培训+认证+就业”的全链条。
“原来大模型不仅能帮助做宣传推文,还能自动生成数据分析图标。”一位学员表示,第一天的课程内容就刷新了她的认知,“用好AI工具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个人竞争力”。
据悉,此次定向培训由区职业培训管理部门、拟招工企业及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协议,对后续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企业将优先录用。“近年来,企业对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逐步增加,我们也看到了AI助力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的潜力。”乙才甲聘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提升职工的人工智能知识储备。
下一步,闵行区将持续深化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总体部署,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强化政策集成和资源统筹,落实“人工智能推介官”培育赋能支持政策,用足用好本市定向培训补贴、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支持。
同时,还将进一步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强化培训政策及资源供给,并通过持续建设完善“易就业”平台等途径,有效排摸区域产业培训需求,让更多求职目标群体参与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促就业”的目标。
记者:陈奕宁
部分供稿:区人社局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