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媒近日报道,全球23个国家的160名科学家撰写的新一期《地球临界点》报告显示,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暖水珊瑚礁大面积死亡,这说明世界已达到第一个气候临界点。
气候临界点是指气候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阈值,一旦超过这个“门槛”,气候系统状态会发生重大且不可逆的变化,进而对地球上的生命产生灾难性的影响。雅虎新闻最新的报道说,科学家将这一阈值设定为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1.2摄氏度,但目前全球温度已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1.4摄氏度,这意味着越过临界点的影响正在显现。
英国《卫报》的报道指出,世界上大约四分之一的海洋物种栖息于珊瑚礁中,但珊瑚礁被认为是最容易受到全球变暖影响的系统之一。根据最新的《全球临界点》报告,除非尽快将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恢复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2 摄氏度(并最终恢复到高出1摄氏度)的水平,“否则地球上将无法保留任何规模可观的暖水珊瑚礁。”
《全球临界点》报告的主要作者、埃克塞特大学环境科学家蒂姆·伦顿说:“我们不能再把临界点当作未来才会出现的风险来谈论了”,“大规模暖水珊瑚礁退化这一首个临界点已经出现”。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除了珊瑚礁正在遭遇的困境,这份最新报告还警告,一旦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超过1.5摄氏度,亚马逊雨林系统将面临崩溃的风险。如果气温持续上升,对全球气候特别是欧洲气候有重要影响的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将被破坏。鉴于此,科学家们呼吁参加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 的代表们共同努力,降低导致气候变暖的碳排放量。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