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3 日消息,小雷刷微博发现“为什么贷款骚扰电话变少了”直冲热搜第一,评论区里安卓用户全在说“终于清净了”,可小雷拿着 iPhone 只能默默流泪,每天还是能接到三四条骚扰电话来电,这差别也太大了。
图源:微博
先说说为啥大家忽然觉得骚扰电话少了,这事儿跟新出的助贷新规有关。
10 月 1 号刚落地的政策简直是精准打击,简单说就是两条死规定:银行只能跟白名单里的机构合作,而且贷款利息超过 24% 就不能碰。以前那些搞“极速放款”的套路贷,靠高利息赚钱,现在利润空间直接没了,自然懒得打电话推销了。
监管部门还联合出了组合拳,工信部推动 10.2 亿人开了“免打扰”,累计挡了 923 亿次骚扰来电。运营商也有狠手段,直接给骚扰号码分级,高频呼叫的直接停号,从源头掐断了营销乱象。
但是苹果用户的苦谁懂啊?小雷的体验跟网上吐槽的也差不多,每天照样被骚扰电话轰炸。还试过一天接到三个“极速放款”来电,拉黑一个又冒出来一个。
图源:小雷截图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不是苹果不想管,是它的拦截逻辑太死板了。
安卓手机早就搞了系统级的骚扰拦截,华为、小米这些厂商能直接对接运营商的标记数据库,陌生号码一打来就显示“贷款推销”,还能自动拦截动态变换的虚拟号。
苹果的 iOS 系统太封闭了。自带的“静音未知来电”功能看着有用,其实只能屏蔽没存通讯录的号码,对付不了那些不停换号的骚扰电话。第三方拦截 APP 又拿不到足够权限,没法像安卓上那样实时识别拦截。
我安卓机的朋友说,现在一周都接不到一个贷款电话,现在安卓手机基本都有 AI 通话,这功能简直是骚扰电话的天敌。
现在的安卓 AI 通话助理,能自动识别骚扰来电并抢先接听,对方还以为在跟真人对话,聊两句就挂了。有些不仅能代接语音,还能实时转文字让你看通话内容,根本不怕错过关键信息。
图源:小雷同事截图
之前为了治这毛病,小雷我把市面上的拦截软件试了个遍,效果都差强人意。
某管家,能实时标记骚扰号,但只能本机用,换个设备就得重新弄;某60,跟管家差不多,识别还行,但没有自定义拦截;某盾,能自定义拦截也能标记,算相对好用的;某猫:能自定义拦截但不能实时标记,等你反应过来电话都挂了。
系统版本我也研究过,iOS18 更惨,来电只显示号码,不装管家根本不知道是不是骚扰;升级到 iOS26 后能显示归属地了,但还得靠管家的标记数据才管用。
苹果新出的来电筛选功能我也试了,说是能让 AI 问来电原因,对付机器人营销确实管用,可正常电话也误伤一堆。
图源:小雷截图
前几天开启后,快递小哥的电话进来被拦了,另一个快递员打了三次都没接通。这功能就像“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至今没摸懂规律,只能乖乖关掉,就怕耽误正事。
小雷觉得,苹果太执着于“全球统一标准”,忽略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助贷新规落地后,骚扰电话从“海量固定号”变成“少量动态号”,安卓厂商立马就跟着升级了拦截算法,但苹果的应对明显慢半拍。
说实话,现在能靠得住的还是某些软件的识别数据,虽然有局限,但至少能提前预警。小雷真心希望苹果能学学安卓的开放态度,别抱着封闭生态不放了。
下一篇:你的工作会被AI取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