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解决之道才是解决巴以冲突的根本出路
□作者 徐立凡(专栏作家)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称,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就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和平计划举行谈判后,哈马斯与巴勒斯坦各抵抗组织已达成一致:结束加沙冲突、确保以色列全面撤军、允许人道主义援助入境、实施被扣押人员交换。稍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以色列与哈马斯均已签署其提出的“20点计划”第一阶段协议。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两年来,这让备受战火磨难的加沙民众看到了战争结束的希望。然而,由停火协议转化为持久和平,或仍路途遥遥。
一方面,加沙停火协议作为区域外力量主导的协议本就脆弱。要让冲突双方切实履行协议,需要有相对公平的刚性约束机制,特别是针对强势的以色列一方。目前,尚不清楚这份协议的具体内容,但据来自哈马斯方面的消息,在协议生效的72小时内,哈马斯将释放所有活着的以方被扣押人员,以色列将释放大约2000名关押的巴勒斯坦人。看上去,协议对以色列何时释放人员并无明确时间限定。
协议中,如果针对哈马斯的硬性条款远超针对以色列的条款,那会形成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这份加沙停火协议能落实到哪一步、维持多久,仍是问题。
另一方面,从“20点计划”的内容来看,难掩巴勒斯坦、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深层矛盾。虽然停火计划有助于推动双方临时停火,但会削弱哈马斯的生存基础,更重要的是,将对巴勒斯坦的领土主权构成严重挑战。
加沙是巴勒斯坦人主要聚集区之一,按照“20点计划”,加沙暂交非政治性的临时过渡治理委员会管理,该委员会由合格的巴勒斯坦人与国际专家组成,并接受新成立的“和平理事会”这一国际过渡机构监督。如果是这样一份不能确认巴勒斯坦领土完整的停火协议,那不是在促进巴以冲突的解决,只是在延后下一次冲突的爆发点。
如果加沙停火协议不能成为持久和平的起点,那其能否缓解加沙地带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也存疑问。据此前报道,自今年5月下旬以来,美国和以色列控制加沙地带援助物资分发。停火协议签署后,虽然加沙部分救援通道会开启,但如果国际社会仍难以介入和监管加沙的人道救援工作,那么加沙的人道灾难何时结束,可以说是没有时间表的。
更值得警惕的是,达成加沙停火协议虽然有一定正向效应,但也为以色列两年袭击中东七国提供了一个“软着陆”机会。如何界定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肆意动武的行为?如果以色列全身而退却不承担相应的战争责任,等于在挑战和解构国际法准则。
加沙民众需要停火,哈马斯和巴勒斯坦其他派别需要喘息,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内阁需要战争暂停键应对国内政局,特朗普需要展现其所谓处理地缘政治的特殊能力。这一切构成了加沙停火协议的要件。但是别忘了,政治解决之道才是解决巴以冲突的根本出路。这要求承认巴勒斯坦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两国方案”。不提这些,仅靠一份临时的停火协议,以及未来把加沙建成“中立性经济区”的虚幻愿景,加沙、巴勒斯坦的苦难就还谈不上结束。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媒体立场)
编辑 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