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洛阳刷屏多家平台榜单:高德扫街榜发布2025国庆十大夜生活活力城市榜单,洛阳位列全国第5,成为北方地区夜生活活跃的代表城市之一;去哪儿平台发布景区热度:洛阳龙门石窟位居全国第1,老君山景区排名全国第9,彰显了洛阳文旅的热度与魅力。
当数以万计的游客在龙门石窟的夜游步道上刷屏“穿越盛唐”,在老君山的金顶云端直播云海翻涌,在洛邑古城的汉服街巷流畅扫码点餐时,他们或许不知道,脚下每一寸网络覆盖都经过精密测算,每一次短视频分享都有智能调度的“隐形推手”——这正是中国移动河南公司连续三年深耕“网络+文旅”融合的数字密码。在工信部2025年全国百城重点区域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中,洛阳以大城市组第2名的成绩,与郑州(超大/特大组第1)共同筑牢河南“数字双引擎”。
继此前工信部2022年发布洛阳移动获得度全国“城市道路移动网络质量卓越运营商”和“校园场景移动网络质量卓越运营商”双项奖后,2023年度洛阳移动在全国百城重点区域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中在大型城市组“综合得分”全国第2,网络质量持续保持位居全国前列。
夜游经济的“数字底座”:让千年古都的夜晚“不掉线”
国庆期间,高德地图“十大夜生活活力城市”榜单上,洛阳作为北方唯一进入前五的城市,夜间道路繁忙度同比激增187%。龙门石窟打造“无上龙门”“风起洛阳”“永远的盛唐”等科技文旅项目,运用VR等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需要同时承载2.3万游客的实时直播、扫码导览和移动支付。
为此,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提前3个月启动“夜网焕新”计划:对包括龙门石窟在内的48个热门景区、3大交通枢纽、5个大型商圈及国庆重要活动地点为核心保障区,规划扩容4G小区381个,5G扩容26个,并全面开启5G-A功能,满足高峰时段大带宽需求。
图:龙门石窟景区前游人如织 李卫超摄
“自2019年中国移动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后,游客直播刷视频全程无忧。”龙门石窟景区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回忆,今年中秋夜,游客王女士在卢舍那大佛前的短视频获赞12万次,“当时现场2300人同时发视频,网络居然没卡,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的工程师说这叫‘切片保障’,给文旅直播开了VIP通道。”
数据印证着改变:2025年国庆假期期间洛阳57个景区夜间忙时流量1.7万GB,较日增幅61.11%,网络投诉为零。这种“无感体验”的背后,是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首创的“三维组网”模式——宏基站覆盖景区主干道,微基站渗透网红打卡点,应急车动态补盲瞬时高峰,让“夜游经济”真正亮在云端。
图为老城十字街夜游场景 李卫超摄
沉浸体验的“数字画笔”:让历史文化“触手可及”
在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国庆期间开启3D投影秀,利用激光投影技术在应天门城楼上呈现动态影像,展现洛阳历史文化。《唐宫乐宴》沉浸式演出的25台8K摄像机,通过中国移动5G-A网络实时回传画面,观众可在手机端自由切换“宫女视角”“乐师视角”。这种“人在画中游”的体验,离不开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为每个机位单独开辟的100Mbps专用切片。
图为国庆假期期间应天门前的夜间景象 李卫超摄
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作为隋唐洛阳城的核心部位,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与隋唐洛阳城景区打造了河南省首个旅游场景5G-A示范区,共建了5G+XR体验中心。
图为国庆假日期间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工作人员在洛邑古城适时开展测试网络
“去年牡丹文化节,我们在6个牡丹园部署5G-A专网,单用户峰值速率达4Gbps,6秒就能下载一部8K牡丹纪录片。”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网络部工作人员张鹏介绍,今年他们更进一步,将通感一体技术融入景区管理,数字孪生平台可对2000个汉服打卡点进行精准客流监测。
“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的“云顶天宫”适时画面不断刷新直播记录。国庆当天,巨幅五星红旗在悬崖栈道展开,视频冲上热搜且被央视聚焦,同时吸引着13486名游客同时在线,更具科技感的是大型载重无人机搭载着5米×3米的国旗缓缓升空悬停在金殿上空,在蓝天白云间稳稳悬停。这些“数字服务员”背后,是中国移动搭建的边缘计算节点,让AI应用响应速度缩短至0.8秒。据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负责人介绍, 2024年中国移动就在此建成河南省内首个山岳型景区5G专网,新增30个轻量化基站,使网络容量从6万用户提升至18万,容量提升200%。
全域服务的“数字神经”:让流量真正变成“留量”
2025年国庆洛阳文旅消费诸多数据榜,这背后是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搭建的洛阳文旅大数据平台的支撑,——游客扫码即可获取实时车位、景区热力图。中国移动为这个平台搭建的政务云底座,承载着全市876个景区、2.3万家商户的数据实时交互。目前文旅大数据已经接入河南移动梧桐大数据平台,可以洞察客群数据、景区流媒体等多源数据,构建了 “市 - 区县 - 景区” 三级数据体系,可以提供客流分析、风险预警、政策决策关键数据支撑,高峰期每秒处理1.2万次扫码请求,智能调度系统确保秒级响应。”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政企客户部工作人员冯凯介绍说。
梧桐大数据更贴心的是可以提供游客整体到访、出行游客趋势分析、游玩偏好、游客画像分析,还会提供“隐形服务”:外地车牌进入洛阳,自动触发欢迎短信推送停车攻略;景区周边200米内,本地车自动收到绕行提示。这些细节的实现,依托于中国移动构建的“位置大数据平台”,通过分析2000万条用户信令,精准绘制“游客热力图”。国庆期间,这套系统提前预测网红景点停车场饱和,通过12万条短信引导游客错峰,使景区拥堵时长缩短40%。
图为老君山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在乡村旅游点,数字赋能同样亮眼。“我们在中国移动的帮助下,实现5G网络全覆盖,保证了旅游旺季每天上万名游客正常通讯;开通了网络专线,满足了景区检票、售票、智慧停车等方面的需求;同步提供的和酒店、和对讲、过境短信、视频监控等服务,推动景区加速驶入智慧文旅快车道,直接带动周边180多人直接在景区就业,间接带动8000多人从事民宿等相关产业。”王府竹海度假旅游区总经理张珂说。
未来已来:从“网络保障”到“生态共建”
当洛阳连续三年位列全国游客满意度前十,当“洛阳服务”成为文旅标杆,中国移动的角色已超越传统通信运营商。在老君山,赋能100多名“移动文旅推官”,用短视频记录游客故事,2023年度累播放量超140亿次,抖音定位“老君山风景名胜区”热度霸居全国榜首。
“我们不仅要做网络的建设者,更要成为文旅生态的赋能者。”中国移动河南公司洛阳分公司总经理王志龙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化“5G-A+文旅”融合,让更多游客体现现代通信技术和古都文旅的完美融合。
从国庆假期的“人从众”到日常的“长红”,洛阳的网红密码,正是数字技术与文化基因的深度融合。当5G网络成为流动的文化载体,当算力基础设施化作创新的催化剂,这座千年古都正在上演的,不仅是文旅产业的蝶变,更是数字中国建设的生动注脚。而中国移动,始终是那个站在聚光灯外的“数字工匠”,用看不见的网络,智绘出一幅看得见的“神都”新图景。(沈会阳 张鹏 冯凯 王静/文 李卫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