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5第十三届航天国际化发展大会”在四川绵阳举行。这是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首次设立航天专题论坛。论坛以“共商技术合作 共谋产业发展”为主题,围绕航天国际合作必要性、政策赋能、技术路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展开交流。
大会现场 供图 绵阳市委宣传部
绵阳市副市长、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邓辉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绵阳坚决扛起全省航空航天产业链主要承载地的重要使命,加快发展以商业航天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新赛道,期待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行业大咖、业界精英和广大企业交流合作,共建技术创新联盟,共促科技成果转化,共创产业生态体系,全力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建圈强链,共同为中国航天接力腾飞、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陶玉贵在致辞中表示,40多年来,长城公司已经构建起涵盖发射服务、卫星在轨交付、测控设施建设、卫星在轨管理、培训和技术转让、轨位协调、融资保险以及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和卫星运营服务在内的宇航项目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可以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多方位需求。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长徐文在《中国遥感卫星发展与国际合作》报告中指出,目前,遥感卫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数据基础设施。同时,我国积极扩大国际合作,先后与几十个国家展开合作与交流,提高了我国卫星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强在《商业航天产业趋势及政策赋能》中指出,商业航天发展需要政府进行战略性引导和规范性管理,确保商业航天活动在保障国家安全、符合国家利益、实现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健康发展,我国后续商业航天政策的发展重点在于加快行政管理向法治治理转型、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
论坛现场 供图 绵阳市委宣传部
随后,北京千域空天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蓝天翼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副主任谭玉敏,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航空航天科技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荆宇虹以及ABI Research研究咨询师Rachel Kong共同就航天国际化的机遇、挑战与共赢路径展开深入研讨。
航天事业关乎全人类共同福祉,合作是通往星辰大海的必由之路。面向商业航天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唯有持续深化国际合作、聚力前沿科技创新、共建开放协同产业生态,方能不断推动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创更加繁荣可持续的太空未来。(文 肖钦)
下一篇:台积电否认将投资英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