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近日在南京盛大启幕,大会以“网络全球,决胜未来”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业界顶尖人物参与。这场盛会由江苏省和南京市联合倾力打造,汇聚了互联网研究任务组(IRTF)主席、两院院士、企业巨头以及顶尖技术专家,共同探讨未来网络技术的无限可能。
作为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领域的领航者,紫光股份旗下的新华三集团在此次大会中深度参与,展示了在智算网络领域的尖端技术成果。新华三集团网络产品线总裁、高级副总裁乔剡在主论坛上发表了精彩演讲,详细阐述了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华三如何通过“以网强算”战略,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深刻思考和具体路径。
随着AI模型参数规模从万亿级跃升至十万亿乃至数十万亿级,远超单GPU的算力增长,庞大的集群规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动态和多元算力接入挑战。新华三敏锐地意识到,传统割裂的计算与网络生态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网络必须实现从被动承载到主动协同的跨越。
在此次大会上,新华三围绕“算力×联接”的核心理念,重点展示了其通过端网协同与DDC(Diversified Dynamic-Connectivity,多元动态联接)架构解决智算难题的创新方案。这一方案为构建敏捷、高效、安全的智能化基础设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乔剡指出,在智算时代,网络的价值远超其作为基础设施的10%投资占比。一个经过优化后的网络,能够显著提升整体算力业务能力,提升幅度可能超过20%至30%。网络调优的关键在于实现端网协同,让网络主动与端侧(GPU、网卡)联动,形成协同调度,从而构建出一个能够平滑接入任意算力的业务承载网。
然而,端网协同的实现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在国产算力生态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新华三没有选择封闭生态的路径,而是以开放共赢的态度,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多元异构算力的高效协同。新华三的端网协同方案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实现了更高效的网络资源分配,为集群提供了全生命周期保障,显著缩短了上线周期,并支持自动化性能验证和故障实时监控。
新华三交换机产品线产品管理部总监陈伯超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了端网协同的开放性和价值。他表示,新华三的做法并非强制性的标准,而是提供一个“适用性”方案。这就像幼儿园规定身高达到1.2米才能玩某个设施,新华三不是将不达标的孩子拒之门外,而是为他们提供一顶“帽子”,让他们能够达到标准。
陈伯超强调,新华三的核心在于方法论而非绑定特定硬件。无论是什么芯片的交换机、GPU还是网卡,只要遵循这一方法论,就能享受到其带来的价值。这一理念打破了生态壁垒,推动了多元算力的高效接入。
除了依靠标准协议和运维软件来兼容多元算力,新华三更进一步探索从网络本身入手,推动算力解耦的创新。为此,新华三推出了基于DDC架构的新一代无损网络方案,旨在为行业提供算力解耦与高效调度能力。该架构通过信元转发技术,实现了100%的负载均衡,并在网络边缘侧完成切片重组,降低了异构算力接入的门槛和成本。
DDC架构的性能得到了权威验证。根据Tolly机构的测试报告,相比传统的ECMP协议,DDC架构在有效带宽方面最高可提升107%;在严苛的流量场景下,传输性能较InfiniBand方案平均提升2.5%。这一架构的提出,为构建开放、异构、高效的智算基础设施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新华三在本次大会上还发布了新一代800G AI智算交换机H3C S9828-128EP。该产品搭载业界领先的102.4T超高性能交换芯片,提供多达128个800G OSFP全速端口,在性能、时延、能效与运维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S9828-128EP可大幅优化智算网络层级,简化集群建设,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并通过UEC标准的全栈落地,实现与多元算力的平滑对接。
新华三在此次大会上的展示,不仅彰显了其在智算网络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实力,也体现了其开放共赢的理念。通过引领端网协同的实践路径和推出DDC架构实现算力解耦,新华三正致力于解决产业在智能化转型中面临的最迫切、最实际的网络挑战,以开放技术基石,奔赴智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