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国产“救命导管”的创新闯关
创始人
2025-08-27 16:21:16
0

千次实验攻克核心技术,700元医疗器械替代近万元进口产品

一根国产“救命导管”的创新闯关

8月8日,在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的河北康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将铂金标记环焊接在球囊扩张导管上。“别小看这根小小的导管,它集成了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金属材料等,体现了国产医疗器械的创新突破。”公司研发总监代高旭对记者说。

球囊扩张导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扩张狭窄或闭塞血管的介入类医疗器械,具有创伤面小、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被业内称为“救命导管”。由于科技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其市场长期被进口产品占据。

“过去,一根进口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的价格在7000元至9000元之间,对许多患者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公司董事长陈志刚说。

当前,我国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约有4500万人,对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的需求十分迫切。2020年,河北康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着手研发国产替代产品,与进口产品开展竞争。

摆在研发团队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是寻找到最适合的材料。“为适应血管内环境,球囊扩张导管的制作材料要求既薄又软,而且具有很强的韧性和耐压性。”代高旭告诉记者。

当时的同类产品中,有的选用尼龙材料,稳定性好,但柔韧性稍差;有的选用嵌段聚醚酰胺材料,柔韧性虽强,刚性却不足。“经过研发团队研讨论证,我们决定将两种材料配比使用,探索出新的复合材料。”代高旭说。

创新之路充满坎坷。研发初期,团队人员对两种材料的占比分歧较大。“因为没有经验可循,我们就用‘笨办法’一次次实验、一点点优化。在经历了上千次实验摸索后,终于找到了最优的材料配比和工艺参数方案,实现了薄、韧、耐压三种特性的平衡。”代高旭介绍。

突破材料关只是第一步。医疗器械的制造工艺十分精细,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放松。代高旭告诉记者,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的壁厚仅有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却要在30个大气压下高温成形,相当于承受300多米深的水压,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废品。

2024年,公司生产出第一批导管,但经过检测发现,很多产品出现管壁气泡等瑕疵,良品率不足40%。“我们立即对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排查,却没有发现原因。”代高旭说。

为找到症结所在,研发团队利用1周时间对生产设备、参数等进行全面复盘,终于发现了问题根源:由于生产模具材质不过关,导致模具内壁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磨损,进而影响了产品品质。

“如今,在公司材料部门、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的紧密协作下,通过优化模具设计、调整成形参数等,我们的良品率大大提升,比行业平均值高了10%左右。”代高旭自豪地说,公司生产的球囊扩张导管在性能、质量等方面均可媲美国外同类产品。

从零起步、一路闯关,人才是关键。“创新最终拼的是人才,人才的水平决定了产品的品质,人才的厚度决定了企业的未来。”陈志刚深有感触地说。

陈志刚介绍,我国北方地区医疗器械产业起步较晚,研发人才和生产人才都很短缺。“医疗器械行业非常依赖生产经验,就拿球囊成形技术来说,新入职员工要想熟练掌握,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公司生产团队组建初期,有经验的工人仅有十几名。”

为加快补齐短板,近年来,河北康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采取内育外引方式,先后引进专业生产人才近200名,并建立定期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工人业务水平,推动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如今,我们生产的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已通过集采渠道进入全国2000家医院,年产值达6000万元。”陈志刚高兴地说,国产“救命导管”不仅帮助企业挺进医疗器械市场蓝海,而且价格仅需700元左右,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

聚焦高值医用耗材的国产化替代,河北康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还研发出外周覆膜支架、外周药物涂层支架以及导丝、导管、导管鞘等产品。“目前我们已拥有5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创新产品应用正在申报计划,努力让更多患者用上品质更高、价格更优的医用器械产品。”陈志刚说。(记者刘冰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团,将取消骑手超时罚款 记者获悉,美团将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骑手超时罚款。据悉,2024年12月,美团率先在泉州试点“...
再读住房租赁新规:群租房会消失... 文 | 严跃进(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图源视觉中国【1】五年前发布...
原创 苹... 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神仙日子,苹果、华为、小米都在今天官宣大事情。 苹果秋季发布会时间确定 苹果官宣...
佩斯科夫:俄方仍希望通过政治和... △佩斯科夫(资料图)当地时间8月27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仍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手...
假外交官房文军,该担何责? 造假组织、造假身份、造假“军服”的行为,该担何责?近日,一声称拥有多个“联合国外交官”头衔、名叫房文...
十款高性价比手机精选横评,助你... 在智能手机市场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性能参数,而是追求全方位的使用体验。无论是影像...
原创 中... 中国“国网星座”1.3万颗卫星升空!轨道更低、分辨率更高,直指星链软肋 2025年8月,中国卫星网...
韩国总统特使:韩国内“反华情绪...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自8月24日起,韩国总统特使团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据韩联社报道...
年轻教师自述因开学产生焦虑:夜... 秋季学期即将开学,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批讲述自己的“开学焦虑情绪”的帖子。这些帖子并非来自学生,而来自...
一体化监测、建立健康档案 我国... 今天(8月27日)是首个世界湖泊日,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对14万条河流、3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