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国际人工智能促进协会:2025年人工智能未来研究报告(英文版)
报告共计:91页
《2025年人工智能未来研究报告》核心内容总结
《2025年人工智能未来研究报告》由国际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于2025年3月发布,围绕17个AI研究关键主题展开,涵盖技术、伦理、社会影响等多维度,旨在梳理AI研究现状、趋势与挑战,为全球AI社区提供参考。
报告指出,AI研究正经历多维度快速变革。技术层面,AI推理领域虽有自动推理技术支撑关键应用,但大预训练模型的推理正确性与深度仍需突破;AI真实性与可信度是当前研究重点,通过微调、检索增强生成、思维链等方法提升,但近半顶尖模型在基础事实问题上正确率不足,鲁棒性与可解释性待提升。AI智能体从规则自治向协同框架演进,大语言模型推动智能体灵活决策,却面临效率与复杂性挑战;评估方面,现有基准测试存在局限性,需兼顾可用性、伦理合规等多维度,社区担忧评估缺乏严谨性阻碍研究进展。
伦理与安全是重要议题,AI伦理与安全风险相互关联,需跨学科协作与持续监管,社区强调需平衡短期伦理问题与长期安全研究。硬件与AI紧密协同,GPU等专用硬件影响算法发展,边缘部署面临资源与实时性挑战;Embodied AI注重智能体与物理世界交互,机器人是重要研究平台,社区认可其重要性但需突破仿真与实体机器人结合难题。
AI与认知科学需加强合作,在类人学习推理、认知架构、社交智能体等领域挖掘协同价值;AI的社会价值方面,AI for Social Good聚焦弱势群体需求,需跨领域合作解决数据、可持续性问题,社区认为资金与数据是关键资源;AI与可持续性存在双向影响,既需降低自身能耗,又可助力气候模拟、材料研发等领域,社区对其环境影响看法分歧。
科学发现领域,AI加速科研全周期,从工具向自主科研系统发展,但面临知识沟通、假设空间定义等挑战;通用人工智能(AGI)虽为AI长期目标,当前技术路径存疑,社区倾向安全优先,反对暂停研究;AI认知与现实存在差距,生成式AI引发新一轮 hype 周期,社区呼吁通过科普与事实核查纠正认知偏差。
研究方法多样性方面,需避免过度聚焦神经网络,支持传统方法与跨范式融合;跨社区研究强调纳入社会科学、伦理等视角,开发协作工具;学术界在AI研究中角色受挑战,难与企业竞争资源,需明确理论研究与跨学科合作定位;地缘政治层面,AI成为全球竞争与合作焦点,需建立国际治理框架,平衡创新与监管,保障公平与安全。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