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流环境复杂性提升,仓库管理正迎来无人机技术的全面变革。在此背景下,加拿大Taylor Logistics 公司率先采用视觉 AI 驱动的仓储无人机,实现库存盘点自动化,大幅提高数据精度与劳动效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满足了降低成本、提升准确性的行业诉求,也真正释放了员工的价值创造空间。
“仓库将日益自动化,企业正寻找创新方式,以降低成本、提升员工准确性并减轻日常工作强度。无人机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之一。” Taylor Logistics 仓储发展总监AJ Raaker在去年末的NextGen 供应链大会上做出这一论断。无人机搭载视觉 AI 系统,可自动飞行、捕捉货架图像,并通过算法分析实现托盘件数、占用率、库存匹配等多维数据的实时生成。
Taylor Logistics 的实践数据显示,在约有20,000 个货架位的设施中,无人机盘点减少了约 87% 的人工盘点工作,释放出宝贵人力用于其他更具价值的工作。无人机每周能够采集数十亿条数据,帮助实时监控库存健康状况、识别货损或错位,为提升客户可见性、加快SLA 达标与降低劳动力需求提供全面支撑。
无人机系统的部署以 Gather AI 为代表,其方案包括在仓库货架处贴上 QR 码进行空间映射,将无人机与仓库管理系统(WMS)整合,同时对员工进行操作培训,实现整体系统无 Wi‑Fi 和 GPS 依赖,可灵活部署和扩展。这种无人机在运行中便自动盘点并输出数据的方式,彻底颠覆传统逐 aisle 盘点方法,尤其适合空间结构过高、盘点频率高、人员资源有限的仓储场景。
除了 Gather AI,其他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类似技术应用。如Anyline 将其移动数据采集技术集成于 DJI Mini 3 Pro 无人机上,于包装制造商Mondi 的大型仓库中完成全仓无人机自动扫码盘点实验,显著提升盘点安全性与效率,消除传统叉车 + 人工爬高场景风险。借助无人机,仓库库存盘点作为白班作业即可完成,省去夜间加班风险,同时速度与精度提升明显。
整体来看,无人机在仓储中应用展现出以下重大优势:首先,可在高架或复杂区域实现安全盘点,避免人工高空作业事故;其次,AI视像降重人工误差,库存准确性显著增强;第三,自动化执行释放人力资源,提升整体作业效率;第四,与 WMS 等系统无缝对接实时更新数据,支持更精准运营决策与订单履行。
与此同时,无人机部署仍面临挑战。例如高架环境中的飞行路径规划、障碍物检测与避免、防碰撞技术、安全监管标准与成本回收期等问题。根据业界观察,物流企业需根据仓储规模、货物类型、盘点频次与预算成本评估无人机部署适配度,当前更适用于中大型、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施。
展望未来,随着视像 AI、SLAM配位、定位技术、云端分析与边缘计算融合,无人机功能将进一步增强。例如可实现实时异常货位报警、缺货报警、包装变形监控等高级仓储情报。无人机或将成为融合库存、监控、安全的实时空中传感层,成为智慧仓库的重要基础组件。
从 Taylor Logistics 率先应用可见,以 Gather AI 等客户实例为驱动,无人机正向仓储库存管理深度渗透。它们带来的是更精准、更灵活、更安全的库存盘点方式,并促进人力转向决策支持等高价值岗位。这一趋势标志着未来“听见仓库•看见库存”的时代已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