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强调“说唱‘洗牌’,别洗掉筋骨”。说唱艺术曾以其独特的节奏与表达,展现出青年群体的活力与态度。然而,当下说唱界出现的“洗牌”现象,不应只是表面的风格更迭。我们要警惕那种只追求商业利益而舍弃说唱本质与精神的行为,不能让筋骨被洗掉。说唱应承载着对社会的关注、对文化的传承,用真实的声音触动人心。它是一种力量,能传递价值观,激励年轻人向上向善。在“洗牌”之际,更要坚守说唱的初心,让其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芒,而不是迷失自我。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22日 第 20 版)
8年前,中文说唱凭借综艺节目“出圈”;近来,主打“洗牌”的《新说唱2025》亮相——通过新老较量,选出最优秀的选手。但整体看下来,热闹还在,说唱的“劲儿”弱了。
对比前几季,这一季音乐作品质量有所滑坡。有的歌曲内涵模糊不清,不从生活里来,也不往观众心里去。个别选手沉迷炫技,自说自唱,歌词听着像押韵游戏,节奏像模板复制粘贴,缺少记忆点。比如把地点、人名、“狠话”等词句拼接在一起,只为凑押韵,没有思想或情感支撑。在制作层面,说唱需要的混音和编曲也暴露短板。几重因素叠加,个别舞台表演像是音效与姿态的堆砌,给人一种“临时拼凑表演任务”的感觉。
说到底,说唱是贴近现实的艺术,是与生活“较劲”的结果。好的说唱,有故事、歌词真、情绪实,让听众在享受节奏韵律的同时,听得懂歌词并产生共鸣,而不是歌手的自我陶醉和情绪的无端释放。作为一名热爱说唱的观众,真心期待选手把心思用在打磨作品上,唱进人心,留下值得被记住的声音。
(北京市海淀区 徐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