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俄罗斯海军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不再需要航母。俄罗斯拥有广阔的海域和重要的地缘政治利益,航母作为海上作战的核心力量,能有效提升其远洋作战能力、威慑力以及对海洋资源的掌控能力。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拥有航母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增强海军的综合实力。即便“库兹涅佐夫”号存在一些问题,俄罗斯也必然会继续推进航母的发展和建设,以确保其在海洋领域的影响力。
近日有关俄海军可能放弃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传闻,在俄罗斯乃至全球都传得沸沸扬扬——毕竟俄罗斯很可能会因此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俄罗斯国内也对此展开相当激烈的讨论,讨论焦点就集中在一个关键问题上:俄罗斯还需要航母吗?
“库兹涅佐夫”号可能退役的消息,最早是俄罗斯《消息报》11日披露的。报道称,从2017年就进坞开始改造升级的这艘军舰,如今相关维修和改造工作已经暂停。俄罗斯海军和联合造船集团的代表近期将就“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的命运作出决定。
老司机注意到,俄罗斯官方目前还没有确定“库兹涅佐夫”号的最终命运,近年来俄罗斯媒体几乎每年也都会传出该航母要被放弃的传闻,但这次《消息报》的报道受到的关注尤其多——原因很简单,“库兹涅佐夫”号在码头停靠多年,维修进展基本停滞,再加上俄军注意力都集中于俄乌战场,它的前景难言乐观。
简单而言,这艘航母作为俄罗斯海军的“门面”,但自从建成以来就命运坎坷。俄罗斯媒体曾总结说,自从它在上世纪90年代初加入俄北方舰队以来,就赶上俄海军“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特别是由于维护保养不力和日常训练不足,该航母服役期间的各种事故可以列出一长串:1996年出现严重的动力系统故障;1998年发生防空系统受损,60吨燃油泄漏到海中;2000年,一名水手因触电而死亡;2002 年发生火灾,导致人员伤亡;2004年-2005年期间,至少3架舰载机在着陆时受损;2006 年和2009年,该舰又先后发生两次火灾,数名水手伤亡。
好不容易等到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该舰首次投入实战,参与了空袭叙利亚恐怖组织的行动。但在这次远征叙利亚期间,又先后有一架米格-29K和一架苏-33舰载战斗机坠海,特别是它冒着黑烟的场景还遭到西方舆论的集体嘲笑。
因此在结束叙利亚战事后,“库兹涅佐夫”号于当年10月开始进坞展开维修升级作业,计划全面翻新舰上设备后,继续服役20年——但此后8年过去了,它从来没能离开造船厂。先是2018年承担航母维修工作的浮动船坞沉没,船坞上的起重装置坠落时将航母甲板砸出一个直径约5米的洞,然后是2019年,这艘航母又发生了重大火灾,导致2人死亡,14人受伤。2022年底,该舰再次发生火灾,这些接连不断的事故导致原定完工时间从2022年一再推迟,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俄军工拨款全面向前方战事倾斜,用于“库兹涅佐夫”号维修的经费严重不足。卫星照片显示,该航母的外观近年几乎没有明显变化,显示升级维修工作已经陷入停滞。
几乎所有俄罗斯媒体与专家,都对继续花费巨资升级这艘航母表示“不值得”。但问题在于,在“库兹涅佐夫”号退役之后,俄罗斯海军怎么办?
俄媒提到,俄海军的官方战略文件《2030年前国家海洋军事活动政策基本原则》要求俄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都配备一艘航母,但官方战略显然已经背离了实际情况。想要继续建造大型航母,俄海军既没有足够的资金,也缺乏配套设施。俄海军近年建造的都只是偏重对地打击能力的小型导弹舰,新航母计划仅停留在纸面上,能为航母护航的主力水面舰艇也越来越少。
面对这样的现实,俄罗斯“topcor.ru”网站引用专家的分析称,“俄罗斯不会建造类似美国‘尼米兹’级或‘福特’级这样的超级航母,这一事实已经变得很清楚。但效仿土耳其或日本的做法,更为合理”。报道称,在俄乌冲突中,无人机作用越来越明显,土耳其利用两栖登陆舰改装的无人机母舰,可以在飞行甲板上部署大量无人舰载机和无人直升机执行多种任务,其运营成本也远低于传统航母。此外日本利用“出云”级直升机母舰改装为轻型航母的做法也受到俄罗斯媒体的青睐。“俄海军可以首先建造当前迫切需要的直升机航母用于反潜,然后可以很容易地将其改装为轻型航母。但这意味着俄罗斯需要重启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