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记者走进某传感器企业的实验室,价值数千万元的研发设备正高速运转。
“之前,这家企业因前高管组建‘影子公司’系统性窃取商业秘密而遭受重大损失,我们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全面侦查取证,精准锁定犯罪证据,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郑州航空港区检察院检察官张宁介绍。
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办公室确定的全国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办案联系点,该院在全省率先建立知识产权权利人保护库,畅通与权利人常态化联络,健全知识产权权利人全方位全流程保护机制。同时,该院依托12309检察服务平台,设立涉企监督投诉专区,联合港区21家单位建立营商环境投诉处理体系,实现有诉即收、优先办理、极速流转、督办反馈。
“过去遭遇侵权要跑多个部门,现在线上提交材料,很快就能收到检察机关的回复和建议。”某企业法务总监直言,目前的便利得益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检察院推出的“慧商管成”智慧信访云平台,百余家企业的知识产权诉求在该平台实现实时流转。
“感谢检察官的提醒,让我们认识到了商标保护的重要性,对球阀、止回阀等各类产品及时申请商标注册保护。目前,公司注册商标已由原来的1个增加至22个,提升了企业无形资产的竞争力。”7月3日,在与管城回族区检察院检察官谈起公司近期发展情况时,河南郑州蝶阀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感慨道。
“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跨区域多、刑民交叉复杂。郑州检察机关在全省率先推行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改革,市检察院与航空港区检察院、管城回族区检察院同步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职能。自两级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成立以来,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案件363件672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704件1485人。”郑州市检察院主要负责人介绍,全市检察机关还在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光之谷等企业园区、商业中心设立知识产权联络点,累计解决技术泄露、商标抢注等难题147个。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激活创新发展源头活水。郑州检察机关正积极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要求,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主线,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河南日报记者 祁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