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一大怪,越用越抠门
创始人
2025-07-01 15:01:29
0

“达到52.9%,创造历史新高。”

相信大多数读者,都对开篇直接抛出的这项数据,感到一头雾水。答案其实是过去的5月,中国车市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

在我眼中,极具含金量,极具说服力。直接证明了大家口中的“电车”,已然牢牢占据整个大盘的半壁江山。并且在与传统燃油车的直接对垒中,打赢了所谓的“渡江战役”。

接下来,双方阵营或许还会僵持,但大势早就变得不可逆转。

而作为一名汽车小编,自打6年前入行开始,一直接触的便是“电车”。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慢慢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友人,尤其是年轻朋友们,开始愈发积极的拥抱“绿牌”。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催生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我发现之前开燃油车,一箱95号汽油大概600多块钱,一个月最少要用两箱,每次付钱的时候根本不会犹豫。现在,换了电车,上周末和女朋友去商场吃饭,刚好遇到一个超充站,但手机一查每度电竟然要1块9,瞬间感觉太昂贵了,立马掉头离开。”

“就算你充满,撑死大几十块钱,不比加油省多了?”

“道理确实没错,但平常用家充,每度电基本上才3毛钱。小区旁边的小桔快充,晚上10点以后过去,每度电7毛多。所以看到商场1块9一度电,甚至感觉是天价。”

“说到底,有点被惯坏了。”

“是呀,有一种电车越用越抠门的意思。”

绝不是杜撰,上述一段略显轻松的对话,发生在我与某位发小之间,相信也是不少电车车主共同的心声。

相比传统燃油车,呈几何倍数下降的使用成本,让大家开始变得越来越精打细算,甚至不少人开始以此为乐。每度电便宜几毛钱获得的那种快感,像是“怒省”几百块。

究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使用电车的补能选择权与主动权,掌握在了用户自己手中,并且补能形式也更加丰富。抛开那部分财大气粗的车主,相信没有谁会和钱过去不。

一旦“由奢入俭”,便很难再回去了。

继续拿我为例,去年10月入手了一辆乐道L60,200多天下来,累计行驶了将近2万公里。在完全没有家充条件,全部使用换电加快充的背景下,补能总花费并没超过3千元,折合每公里成本仅仅1块5毛左右。

如果你拥有固定车位,并且还能加装私桩,总花费大概率还能打个“对折”。

如此情况,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何那么多插混、增程车主,每逢长假位于本届补能设施有限的高速服务区,宁愿背负群众的骂名,也要“慢吞吞”的进行充电。

还是那句话,“相信没有谁会和钱过去不。”

或许,增程器与发动机每启动一次,他们的心都在“滴血”。购车时,打死不选择纯电,口口声声宣称害怕里程焦虑,可真正开起来却发现用电真香,宁愿牺牲便利性也不愿意用油。

毕竟,一个是一公里一毛,一个是一公里一块。

而公司的选题会上,分别先后采访了两位购买领克08的同事。无一例外,在他们2万多公里左右的累计行驶里程中,纯电模式的占比均超过80%,混动模式下的占比仅有20%。

反正在我心里,一直笃定的认为,“插混与增程车主的下一辆车一定是纯电。”光是使用成本这一项的影响,便占据着很大比重。

顺势,聚焦传统燃油车用户,只要体验过新能源车究竟能有多省钱,大概率也将会是“旦用难回”,更不要说其在驾驶质感、智能化表现、乘坐舒适性等维度的先天优势。

而今年,随着整车制造尤其是动力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新能源车在终端售价层面,几乎与传统燃油车来到了同一起跑线上,鸣枪起跑后谁的加速度更强,一目了然。

这也很好的论证了,5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创造历史新高。

不吹不黑,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52.9%仅仅是一个起点,下半程单月冲击60%大关,并非没有可能。

当然,即便到了现在,行业终端对于电车的偏见依旧存在。譬如,动力电池安全问题;譬如,日常补能便利性问题;再譬如,整个用车生命周期的综合使用成本问题……

尤其最后一项,很多人觉得一旦动力电池严重衰减需要更换,花费就将变得异常高昂,甚至会把平常充电剩下的钱“吐出来”。

为此,试图分享一段偶然间看到的小故事,“我的电车已经跑了46万公里,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大概算了一下,46万公里,基本都是家充,电费一共花了三万多,保养除了自己换空调滤芯和轮胎,其他的也没坏过。我朋友的油车,也跑了40多万公里了,7毛一公里,折算下来油费28万,再加保养,花了30多万。可是他每次都嘲笑我,说等我换电池的时候得气死!一块电池10万块!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

实际上,这略带调侃的一百多字,已经能够作为最好的反驳。

眼下,就算把动力电池更换成本包括在内,以全生命周期来评判,在综合使用成本一项上,电车也能“吊打”传统燃油车,并且跑得越多甩得越远。更不要说,目前主流动力电池的耐久性,还在以极快的速度进步。

事已至此,重新回到我想表达的文章主旨:恰恰因为“省钱”的特质,电车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的确用过就回不去了。而电车车主变得越来越“抠门”,本质上是对其优异产品力的认可。

总之,只有体验了,才有发言的权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数字赋能 “智”理有方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推动下,城市发展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Maxell 发布复古磁带机:... 2025 年了,怎么还有崭新的磁带机上市? 其实和 CCD、胶片、撕拉片等一个意思,磁带机也属于这两...
方寸胶片守护千年文脉,我国文献...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为突破纸质载体寿命的局限,四十年前的19...
无人机抗洪救灾,科技温暖人心引... 近日,在贵州省的抗洪救灾行动中,无人机技术以其独特优势,成为了救援队伍中的明星。榕江县杨家湾村遭遇洪...
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丨场景驱动创... 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落幕 场景驱动创新,前沿技术加速“智变” 6月26日,雄安未来...
国奖风采录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余... National Scholarship 国奖风采录 余天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通...
松岩改进晶体合成工艺 完成氟化... 在位于江西全南工业园区的松岩新能源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级晶体...
黄旭华院士之女来康平高中讲述父... 日前,“传承2025”沈阳行科学家精神报告会在康平县高级中学拉开帷幕。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之女黄...
国航C909开通首条国际航线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日电(记者王聿昊、朱文哲)7月1日8时许,由国产客机C909执飞的国航CA757...
跨界重组云计算独角兽 青岛德固... 近日,青岛德固特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