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者 | 韩卓洋 编辑 | 严紫岩 来 源 | 机器人产业应用
图 片 | 机器人产业应用资料图
核心要点
• 五城7S店同开,机器人现买现体验
• 加方案、展示、培训
• 跑通科技零售新范式
7S模式革新:从基础服务
到生态闭环的进阶
传统4S模式(销售、配件、服务、信息反馈)为7S体系筑牢根基:销售端覆盖全价位段与多场景产品,满足工业、文旅等多元需求;配件供应依托本地产业链实现快速调配,解决维修痛点;售后服务延伸至巡检、金融支持等领域;信息反馈则搭建起研发与市场的沟通桥梁。
核心升级在于新增的3S功能,破解了行业商业化关键瓶颈。解决方案(Solution)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场景”的跨越,可针对工厂巡检、养老院护理等需求定制开发,让机器人精准适配实际应用场景。展示(Show)通过沉浸式互动降低认知门槛,机器人跳舞、踢足球、写毛笔字等表演,让抽象技术变得直观可感。培训(School)覆盖全人群,企业操作员认证、维修技师进阶、青少年启蒙等课程,既解决了操作难题,也为行业培育潜在人才,构建起完整的生态服务闭环。
全国标杆案例:差异化商业模式的实践落地
不同区域的7S店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业落地路径,从B端产业协同到C端消费体验,全面验证了7S模式的适配性与扩展性。
1. 北京亦庄4S店:B端产业生态枢纽模式
作为全球首个落地的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其核心定位是B端产业生态聚合平台,落地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后,创新性提出“Robot Mall”商业综合体规划,构建“展示窗口+体验平台+解决方案”的商业闭环。通过整合高擎机电、京东智能机器人、星动纪元等3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覆盖工业制造、医疗服务、物流仓储等七大领域的产品矩阵,提供50余项定制化解决方案。
其商业模式核心在于“供需精准匹配”,通过“场景体验-即时销售-服务交付”一体化流程,降低企业采购决策成本,开业后意向订单额快速突破6000万元。后续即将推出的2.0版本,还将新增产业沙龙、技术测试等增值服务,进一步强化产业枢纽价值。
2. 北京石景山首钢园7S店:工业遗存+科技消费融合模式
依托首钢园1958年建成的一烧结主厂房改造而成,以“工业遗存活化+科技消费体验”为商业核心,打造2000平方米的沉浸式智能生活空间。门店划分智能产品展示、机器人互动体验、技术发展历程及创意休闲四大板块,集结宇树科技、松延动力等品牌的200余款产品,覆盖家庭陪伴、康养护理、运动健身等C端场景。
商业模式亮点是“体验引流+场景转化”,滑雪机器人的专业教学、AI下棋机器人的互动博弈、无弦吉他的科技演绎等特色项目,形成强社交传播属性,开业即成为京西科技消费地标,实现工业遗产商业价值与科技产品传播价值的双向提升。
3. 武汉光谷7S店:本地产业链深度绑定模式
作为全国首开进商圈的人形机器人7S店,其商业模式核心是“本地产业链协同赋能”,由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整合本地研发与供应链资源,展示的17款产品中6款为本土自研(“劳动者”“远游”“神农”“光子” 等),芯片、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本地供应率超50%。
通过“整机销售+配件供应+场景定制+全周期服务”的全链条布局,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19.9元机甲体验等低门槛项目吸引客流,55万元起的“光子H1”等高端机型对接企业需求,同时通过用户反馈快速反哺研发,首周收集的建议中5条已融入产品迭代,实现“本地研发-本地销售-本地迭代”的商业闭环。
4. 无锡智元体验中心:文旅+科技的场景IP模式
选址惠山古镇这一文旅地标,以“传统文脉+未来科技”为商业定位,打造1300平方米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构建“场景IP+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由机器人店长“梁元”引导客流,智元三大系列机器人既提供拳击擂台、冰壶竞技等互动体验,又演绎二胡演奏、毛笔书法等非遗项目,形成独特的“古街新智”体验IP。
通过“门票收入+周边联动+文创衍生”实现多元变现:59.9元起的门票带动首月客流爆发,同时拉动周边商铺营业额增长35%;二层机器人剧场采用“亲子日场+Livehouse夜场”双模式,每月更新节目保持流量粘性,成功将科技产品转化为文旅消费新载体。
5. 上海松江XBOT爱咖7S店:C端场景样板+创业赋能模式
落户G60科创走廊,以“消费级场景样板+创业生态赋能”为核心商业模式,聚焦餐饮等高频消费场景,展示咖啡机器人、冰淇淋机器人等核心产品。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定制化服务能力,消费者通过小程序上传照片即可实现专属奶泡拉花,让机器人从工具升级为“个性化服务载体”。
门店不仅是销售终端,更是“智能餐饮创业样板间”,配套万台级智能制造基地保障供应链,同时提供品牌直营、加盟创业等合作模式,降低智能餐饮入局门槛。目前已形成“门店体验-订单转化-创业复制”的商业链路,产品逐步打入国内外景区、商超等场景,构建起从终端体验到产业赋能的完整商业生态。
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与价值延展
五大标杆门店的实践,勾勒出人形机器人7S店的核心商业逻辑:以“体验”打破科技产品认知壁垒,以“场景”实现产品价值具象化,以“服务”构建长期用户粘性,最终形成“产品-体验-服务-生态”的商业闭环。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人形机器人,更为各类复杂科技产品的商业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从商业价值延展来看,7S店已超越单纯的“销售终端”属性:对企业而言,是技术测试与市场验证的前沿阵地;对产业链而言,是资源聚合与协同创新的枢纽;对消费市场而言,是科技普及与需求培育的载体。随着技术迭代与成本下降,未来7S模式有望向社区、县域等下沉市场渗透,进一步激活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商业价值。
结 语
人形机器人7S店的密集崛起,本质是科技产品商业化逻辑的一次重构。从北京的产业协同、武汉的本地赋能,到无锡的文旅融合、上海的创业孵化,五大标杆案例证明,7S模式通过“体验前置+服务闭环+生态协同”,成功破解了高端科技产品落地的核心痛点。这场商业模式的革新,不仅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与生活场景,更为未来科技终端的商业化提供了全新范式,加速开启人机协同的商业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