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美人士对美容体验的需求从功效延伸至情绪满足,高端美容行业如何重构价值链条?随着技术变革,高端美护行业迎来智能化变革浪潮。
近日,高端奢华美容仪品牌金茉携手西班牙专业肌肤管理机构英诺皮肤世家,于深圳万象城揭幕全国第二家焕新智能门店。金茉事业部CMO佐伊在接受笔者专访表示,“金茉迭代的核心在于智能的深化和应用,而深圳不仅是全国医美渗透率最高的城市,更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因此未来金茉的所有智能新品都将在深圳门店首发,服务体系也将大幅增加智能技术介入环节。”
针对类医美消费场景的革新,佐伊还表示将以深圳店实践为例,持续突破并优化消费者体验门槛,并且在美护行业步入情绪价值驱动的新时代背景下,金茉还将通过透明公开的价格体系与标准化生产的优质产品推动行业透明化、标准化进程。
颠覆传统美容仪零售模式
金茉重构类医美闭环体验
金茉在深圳万象城揭幕的智能门店,成为其重构类医美消费场景的关键载体。佐伊向笔者表示,新一代类医美智能美容门店,不再是传统的零售生意,更不只是卖美容仪的生意,而是跨品类+跨行业+多场景的融合,“传统美容仪零售模式已被彻底颠覆,新一代门店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智能体系串联仪器、产品与服务,形成动态闭环”。
以店内智能测肤系统为例现场演示,佐伊表示“当仪器接触皮肤5秒内生成个人档案后,系统会输出包含多个解决方案的定制报告,例如居家护理产品与专业服务项目,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消费者们更清晰地了解他们自身所需。”
与此同时,跨品类协同与区域战略布局构成金茉的双轮驱动,在与西班牙英诺皮肤世家的合作中,金茉负责智能设备研发,英诺则专注美白领域料体供应。“设备是载体,功效取决于料体品质,金茉自研的术后修复类料体已建立技术壁垒,并引入英诺旨在特定功效维度实现强强联合”。
佐伊表示,这种协同模式同时延伸至消费场景创新,为了避免高客单价限制消费群体的问题,金茉通过线下场景创新破解,消费者可选择灵活消费模式,例如深圳店推出“百元级次卡体验”,消费者无需预付数千元设备费用即可体验核心服务。该模式在杭州焕新店已验证成效,“10月的零售业绩环比增长翻倍,其中仅体验卡项收入的占比就达50%,这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当下消费者的消费逻辑。”
而对于此次选址深圳的战略考量,佐伊揭示其背后的三重逻辑,“深圳医美渗透率全国居首,消费者对项目价值认知成熟,并且深圳的科技从业者聚集形成智能技术接受高地,再加上万象城年轻化团队能快速理解商业模型,这些都是促成深圳门店的关键因素”。
除了该门店之外,佐伊还透露称当前仅是起点,接下来将与深圳万象城达成更加深度的合作。未来还将完善服务体系,计划于2026年覆盖所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并与万象城体系深度合作复制成功模式。
而在线上线下布局方面,佐伊表示未来将通过线上渠道投放体验卡,从而激活千万级高端用户池,线下则主打智能艺术快闪活动,如与艺术家合作机器人互动展,打造新奇体验和品牌效益。“例如我们此次结合Hello Kitty等IP联名周边赠品,将冷科技转化为有趣体验,战略上强调科技与艺术融合,从而针对女性用户偏好创造新奇互动场景,满足消费者的情绪价值需求,提升品牌温度与记忆点。”
建立正品溯源机制和透明价格体系
推动行业价格透明化和产品标准化建设
另一方面,行业标准化和价格透明化也是消费者和行业领军品牌所关注的重点。
据此前央视2023年“3·15晚会”曝光的医美乱象至今仍具警示意义,无资质机构以化妆品名义违规销售注射针剂、价格混乱、资质缺失、安全风险等问题频发。
而这一现象背后揭示了轻医美市场的结构性困境,据今年罗兰贝格联合美团发布的《2025医美行业白皮书》,有44%消费者质疑信息真实性,34.1%认为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信任赤字”成为3700亿市场发展的核心障碍。
医美市场长期存在价格体系混乱问题,同样的料体项目收费可从千元到万元毫无标准。对此,佐伊表示:“为了能够带动行业在价格端的透明化和产品端的标准化,金茉通过整合英诺等顶级合作伙伴,建立公开透明的正品溯源机制与统一定价体系。”
佐伊还表示,“以水光项目为例,无论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或线下门店购买,获得的产品功效报告与价格完全一致。这种标准化实践在深圳门店具象呈现,每款料体均标注成分、生产批号及扫码验证入口。”
与此同时,智能系统成为破解信息不对称的关键工具。佐伊演示店内智能测肤流程,“仪器接触皮肤5秒生成个人档案后,系统自动输出含产品适配方案与使用频次的报告,替代了依赖人工判断的模糊决策”。而这与白皮书揭示的消费趋势深度契合,据了解,2025年55.3%消费者偏好更科学的决策方案,39%消费者将效果反馈视为首要决策依据。
面对医美产业链合规化浪潮,佐伊提出金茉的独特定位和智能系统的深层价值,“目前有不少平台都在大力推动机构端透明化,而金茉作为品牌方也将直接参与上游标准化建设,提供可溯源正品保障,并计划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让消费者不再为模糊概念买单,解决传统医美市场同一料体价格差异巨大、以次充好等问题,推动行业从灰色暴利走向阳光规范。”
文/邱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