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1月21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其中,日照籍代世峰教授、梁作堂教授、申有青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代世峰
图片来源:京照汇
代世峰,1970年12月生,山东省日照东港区人。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煤地质领域国际著名期刊《国际煤地质学杂志》主编、任国际期刊《阿拉伯地学》副主编、任国际期刊《矿物》《煤燃烧和气化物》《地学前缘》编委;任国际有机岩石学会主席;曾任国际有机岩石学会“卡斯塔尼奥”委员会主席,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煤地质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研课题等。
二、梁作堂
图片来源:山东大学
梁作堂,1964年10月生,山东日照岚山区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国际自旋物理委员会(International Spin Physics Committee)委员、《中国科学》编委会成员、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编委会成员、中国物理学会监事会成员,第十至十二届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第六届、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梁作堂于1980年考入山东大学物理系,1984年获学士学位,1987年获硕士学位,1994年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后在山东大学任教,历任物理学院副院长、院长,威海校区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首任院长及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首任院长。
长期从事粒子物理理论研究,2004年与合作者提出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整体极化效应理论,相关实验成果于2017年被《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发表,2023年关于矢量介子整体极化的实验结果再次在《自然》发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2001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5年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受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20年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并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2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2025年8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三、申有青
申有青,1968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莒县碁山镇天宝村。1984年考入莒县一中,1987年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习,1991年以浙江省和浙江大学双料优秀毕业生身份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免试进入中科院院士沈之荃课题组攻读硕士,次年破格转为博士研究生,1995年获浙江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5年10月至1997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10月至1998年4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8年5月至1999年8月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1年获麦克马斯特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11月任美国怀俄明大学化学工程与石油工程系助理教授,2007年晋升为终身副教授。2008年3月回国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创建纳米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同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浙江省智能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Fellow,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兼任美国化学会Chem & Bio Engineering执行主编、Elsevier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 执行主编;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医用高分子分会、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等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递药高分子合成与递药机制的研究,创制“电荷反转”等高分子载体功能调控新方法,提出了高分子载体诱导细胞转胞运实现血管主动外渗和瘤内主动渗透的肿瘤主动递药新机制,突破主导本领域40余年的传统肿瘤靶向递药理论,以此创制国内首个获美国FDA临床批件的高分子递药系统。发表SCI论文600余篇,获41余项中美专利授权,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榜;3个递药系统获5个中、美临床试验批件并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获美国FAD和欧盟批准的用于胰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孤儿药。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3)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1)。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次增选后,我国院士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60岁(含)以下的占67.1%,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有8位女性科学家。据悉,本次两院院士增选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增选工作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坚持院士增选纪律严的基调,强化纪律要求和全过程监督,对候选人学术学风、道德品行、遵规守纪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积极接受社会监督,严防说情打招呼,切实把好院士队伍“入口关”。本次增选后,我国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共908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1002人。
来源:人民日报、山东大学、 化学c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