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小说《三体》里面,三体文明通过锁死地球加速器的方式来锁死地球的科技。”
11月8日,在“核宇宙嘉年华·2025年科学节”的科普报告环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助理研究员谢治介绍,加速器可以通过对物质深层结构的探索,实现基础科学的突破,而在惠州就有一台强流重离子加速器。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科学节于每年11月举办一次。本次科学节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东江实验室)等多家科研机构联合主办,旨在向社会公众展示我国在重离子科学、加速器技术等领域的尖端科研成果。活动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惠州河桥园区举行,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吸引了数千人参与。
在科普展厅内,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驻足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与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的沙盘模型前,听科研人员讲解这两个正在惠州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进展。在创新展区,超紧凑旋转束重离子治疗系统、中国首台碳离子治疗系统等装置模型,以及四极磁铁、超导腔等加速器实物设备吸引了许多小朋友。
在科普报告环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助理研究员谢治作了题为《追光逐日,迎接未来》的主题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同步辐射领域的前沿知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蓝江山作题为《探索微观物质世界的奥秘》报告,带领大家走进粒子物理的微观世界,并与听众交流互动。
在实验秀过程中,高温超导磁悬浮、核孔膜超黑材料、手摇静电感应起电机等引起了许多小朋友的好奇,有的还亲身体验高科技带来的神奇力量。在“粒子特工训练基地”,大家通过游戏模拟重离子在加速器中的运动轨迹,在沉浸式的体验中理解重离子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此次科学节,东江实验室首次开放了射频超导实验室、超净间等核心科研区域,为公众提供了难得的深度探秘机会。此外,活动还设有科学问答、科普图书展、文创展卖及精彩的核宇宙大抽奖环节。我国第一台大型重离子加速器3D拼图等特色文创备受青睐,让公众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还能收获一份独特的科学纪念。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胡正国介绍:“此次活动策划的初衷是普及科学知识、展示科学之美,让公众近距离了解惠州在建的两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进展和重要意义,以及大科学装置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情况,充分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促进科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刘光明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