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铁路客运量排名,哪些省份靠前?近年来又是哪些地方增长快?
第一财经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历年铁路客运量数据梳理发现,至2024年,共有19个省铁路客运量超过1亿人次,其中有6个省份的铁路客运量突破2亿人次大关,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山东和河南。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历来是我国铁路客运大省,其中,2011年广东铁路客运量首度超过辽宁,跃居全国第一,并一直保持至今。去年广东铁路客运量超过4.2亿人次,比第二名的江苏多6697万。
人口方面,自2007年首次超过河南成为人口第一大省后,广东常住人口数量已经连续18年位居全国第一。2024年末,广东全省常住人口12780万人,新增74万人。同时,广东也是省外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省外流入广东人口为2962.21万人,比第二名的浙江多出1343.56万人。加上由于广东较为宽松的落户门槛,省外户籍净迁入人数也比较多。专家认为正是人口多、经济发达、各种出行需求较多,因此铁路客运量也较高。
广东之后,江苏去年铁路客运量达3.55亿人次,位居第二。浙江虽然常住人口在各省份中仅位列第七,但铁路客运量达到了2.97亿人次,正在靠近3亿人次大关,位居第三。
在专家看来,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日益完善,现如今,省域内铁路客运数量的规模,不仅跟人口规模有关,也跟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铁路运输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区域经济发展也是铁路运输发展的重要支撑。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性大,所以铁路出行需求多。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的省外流入人口为1618.65万人,仅次于广东位居第二。此外,2024年,浙江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增加43万人,其中机械增长人口即新增跨省净流入人口为45.4万人。2024年,浙江11个设区市的常住人口全部增长。

表:2024年31省份铁路客运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变化看,近年来,哪些省份铁路客运量增长较快?
数据显示,相比2014年,近十年来铁路客运量增幅前十名分别是云南、四川、广西、西藏、甘肃、重庆、山东、江苏、新疆和海南。这其中,西南地区整体增幅领先。
将时间拉长来看,从2008年开始,我国高铁开始陆续投入运营。相比2008年,近16年来,铁路客运量增幅前十名的省份分别是海南、福建、西藏、广西、云南、四川、浙江、山东、重庆和新疆。这其中,南方不少省份表现亮眼,多省增幅位居前列。
这些省份客运量增幅加快,很大程度上与铁路网络尤其是高铁网络的逐渐完善有关。从历史上看,2008年及之前,各地铁路客运量大小虽与经济发展程度、人口总量有一定关系,但与铁路网络的完善程度联系更大。
东北、华北原先铁路建设基础较好,在计划经济时期,以煤炭、钢铁为代表的重化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而重工业对铁路的需求较大。因此,在以普铁为主的时期,东北、华北的铁路密度更高。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东北、华北等地以平原为主,修建铁路难度较小、建设成本较低。而南方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以及东南的福建、浙江等地山地丘陵多,要穿山越岭的地段多,过去技术条件不够成熟、资金短缺,修造铁路的难度较大。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说,铁路建设有一个成本问题,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铁路建设成本低。以前山多的地方建设成本高,桥隧比很高,这样建设成本和技术难度大幅提高。而随着技术进步,铁路建设的“禁区”越来越少,过去不能建铁路的地方也能建设。有客观需求,技术上又可行,这样铁路就延伸到了过去没有的地方。
牛凤瑞说,南方很多山地丘陵占比高的省份,原来的普铁少,高铁建了之后,很多城市的铁路客运从无到有,因此客流量增速较快。比如普铁时代,东南沿海很多中心城市,相互之间没有铁路直接相连,需要从内陆迂回。加上东南沿海地区人口流入多,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性大,铁路出行需求量就也大。再比如,2008年海南的铁路客运量只有65万人次,位居各省份倒数第一。2010年底,海南首条高速铁路东环铁路12月30日正式开通,2011年海南铁路客运量一下子从84万增至1074万。
西南地区山地多平地少,修铁路桥隧占比较高。这些地方城镇化潜力较大,近年来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很多地方的客运量增长也很明显。一些西北省份随着铁路里程的增加,客运量增长也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