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10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结束为期五天的“亚洲行”返回美国。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首次出访亚洲,也是出访时间最长的海外访问行程。
这次从东南亚横跨至东北亚,从马来西亚到日本再到韩国的亚洲之旅,特朗普的访问路线折射了他怎样的“亚洲布局”,三个国家的选择和他在全球掀起的关税风暴又有怎样的关系?
红星新闻从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APEC)前后,为你深度解析。
10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自己已经结束此次历史性的“亚洲行”返回美国。报道称,此次为期五天的“亚洲行”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出访时间最长的海外访问行程。
从马来西亚到日本再到韩国,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首次“亚洲行”从东南亚横跨至东北亚。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指出,特朗普此次选择依次访问马来西亚、日本和韩国,除了会议时间节点因素外,也反映了其外交策略的层次性设计。
“作为本届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是特朗普参与东盟多边框架的切入点。访问马来西亚意在向地区展示美国对东南亚的‘重新重视’,也带有试探意味。”王鹏补充说,日本和韩国本就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核心盟友,对这两国的访问是为了巩固传统同盟体系,也是特朗普此行获取实质性利益的重点。王鹏分析道:“先去马来西亚,后去日韩的这种安排说明,特朗普政府的地区战略并非着眼于构建包容性的区域合作网络,而是通过双边渠道逐个突破,以兑现其‘美国优先’的承诺。”王鹏分析道。
首站马来西亚“暖场”:
一天与四国达成不平衡协议
特朗普于10月26日抵达吉隆坡机场,停机坪上举行了欢迎仪式,特朗普看到表演传统舞蹈的马来西亚人后,自己也挥舞起手臂,现场跳起了舞。“特朗普的马来西亚之行带有‘暖场’性质。”王鹏分析称,特朗普对东盟的实质性兴趣有限,此站访问更多的还是象征性意味,目标就是借此平台为后面在东北亚之行铺陈。

▲抵达吉隆坡机场后,特朗普现场跳舞
在马来西亚期间,特朗普展开了一系列密集的外交活动。他见证了泰国和柬埔寨签署停火协议,而美国与马来西亚、柬埔寨达成的贸易协议以及美国与越南和泰国达成的协议框架也逐步浮出水面。王鹏表示,细节上看,这些协议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这也揭示了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正朝着工具化与战略从属的方向发展”。有分析指出,这些协议或协议框架并不平衡,其明显对美国有利,而这四个东南亚国家似乎并没有从中获得什么好处。
特朗普此前宣布对以上四个东南亚国家征收19%-20%的关税(其中,美对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征收19%的关税,对越南征收20%关税),但这次各国并未就关键的降低关税税率与特朗普进行谈判,尽管各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豁免,但豁免程度却相当有限。
马来西亚为了换取约10亿美元的对美出口产品“零关税”,将削减对汽车、农产品、金属等美国商品的关税和监管规定,并购买更多美国产品,包括价值近1500亿美元的半导体、数据中心和航空航天设备,还将在未来10年向美国投资700亿美元。
除了马来西亚,特朗普还与柬埔寨达成了类似贸易协议。
在与泰国和越南签署的框架协议中,两国也将购买包括波音飞机和农产品在内的美国商品、同意削减对几乎所有美国商品的关税、削减对美国公司的监管规定,并接受美国在汽车和其他商品方面的多项监管规定。不仅如此,泰国政府还签署了一份关键的矿产供应链合作备忘录。
王鹏总结称:“这本质上是将东南亚国家视为美国商品与投资的输出地,而非平等的合作伙伴。”具体到协议细节,协议中纳入了出口管制等条款,实则是裹挟地区国家选边站。
“重头戏”在日韩:
盟友将投资9000亿美元
在马来西亚停留一天后,特朗普在10月27日抵达本次“亚洲行”的第二站日本。报道称,特朗普此次访日的主要目的就是敦促日本履行此前承诺的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协议。据报道,特朗普政府已经敲定了日本对美投资目标,其中包括西屋电气和GE Vernova各价值1000亿美元的核项目。除了能源领域,其他投资领域还包括人工智能、关键矿物等。美国表示,只要日本履行承诺并按时注入资金,美国就不提高关税。反之,若日本未能为某个项目提供资金,美国总统有权再次提高关税。

▲特朗普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离开日本后,特朗普飞往此次“亚洲行”的最后一站韩国。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金容范10月29日在庆州召开记者会时表示,韩美已经就关税谈判具体细节达成协议。今年7月,美韩达成贸易协议初步框架,但仍就其中3500亿美元(韩对美)投资计划细节,如投资规模、投资期限、利润分配等存在分歧。

▲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李在明
金容范说,在韩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项目中,韩方将以现金投资的方式投资2000亿美元,其中1500亿美元用于造船合作。每年投资上限为200亿美元,这在韩国外汇市场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受到的影响。在本金及利息回收前,韩美双方平分收益,若预计在20年内无法全额收回本金及利息,收益分配比例可作相应调整。按照协议,美国对韩国汽车征收的关税税率将由25%下调到15%。
“亚洲行”的核心目标:
特朗普要钱安内
王鹏认为,获取实质性经济利益是特朗普此次“亚洲行”最核心的目标,具体表现在推动日韩对美的巨额投资进展并打开东南亚市场。王鹏解释说,虽然特朗普与多个东南亚国家签署了一系列贸易协议或协议框架,但却被指“缺乏法律约束力”,不确定性很大:“他可能达成了部分目标。”
分析指出,特朗普试图利用美国的经济实力向亚洲传统盟友施压,而日韩正在努力应对这一新现实。小至用心送特朗普的礼物,大至巨额投资,两国似乎都在努力让特朗普满意。不过,赠礼容易,千亿美元级别的投资和不断增长的军费开支以及悬在头顶的关税却会切实给两国带来沉重负担。长此以往,这些国家可能重新评估和美国的关系。
“特朗普的第二个核心目标就是塑造强势外交形象,积累个人政治资本。”王鹏解释称,无论是高调斡旋柬泰和平,还是宣称达成“历史性”贸易协议,都是为了给自己打造成功外交家人设。“这些‘镜头前的胜利’短期内可以为其国内支持者制造话题,但和平协议的具体执行和贸易协议的实际效益均存疑,难以转化为长久政治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现下仍深陷“关门”危机,美国民主党人批评特朗普此时访问亚洲,没有把精力放在解决国内的“政府关门”问题上。王鹏说,特朗普此时访亚洲,也反映了其内外交困下的政治算计。“特朗普这次长时间访问并不能简单等同于美国对亚洲的重视程度提升,而更应被视为特朗普在国内政治压力下的一种策略性外溢。”王鹏解释说,特朗普此行目的就在于通过外交场域的高光表现,弥补国内执政的短板。
“在美政府‘关门’数周、加沙停火协议生变、俄乌冲突未解的背景下,特朗普在国内外面临双重压力。此次长时间出访,有助于将公众视线从国内政治僵局转向外交舞台,通过营造‘外交成功’来积累国内政治资本。”王鹏补充说,但这是否能转化为可持续的地区影响力,仍需观察。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编辑 许媛
审核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