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图再有活人感,我也不想发朋友圈了
创始人
2025-10-23 15:25:15
0

如果朋友圈让社交从滋养变成了消耗,消失和撤离,是唯一合理的选择。

作者 | 何驰

编辑 | 腾宇

题图 | pexels

“身边很多朋友,都不发朋友圈了。”

“朋友圈秀恩爱,现在已经过时了吗?”

“每次发朋友圈总会给你捧场的朋友,要珍惜”……

前不久,微信公关总监“粥姨”在微信派播客中回应“朋友圈凉了”的说法,她认为这是个人感受,是巨大的信息茧房。每天仍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布内容,近几年数据稳定。

“粥姨”说,朋友圈的花式玩法有很多:有人朋友圈三天可见,但置顶比命还长;有人朋友圈私密后再悄悄公开可见;有人进行熟练分组,实现“个性化投放”;有人不发朋友圈,却在玩“状态”。她补充,朋友圈不推出访客功能,是为了减轻社交压力;不推出二次编辑功能,是为了不让人轻易篡改个人编年史;而逝者账号,也不会进行回收处理。

朋友圈的点赞之交,正在重塑人们的社交生态。(图/pexels)

其实,朋友圈早就凉了。每一次玩法的更新,都是为了解决一场社交阵痛。今天,微信也不再轻盈,而是变得愈加沉重;朋友圈不是变大了,而是变小了;朋友圈不再是广播,而成了窄播。

越来越多的人正从朋友圈消失。他们要么保持沉默,只看不发;要么不看也不发,避免信息过载、情绪过劳。这年头,谁不想尽量轻快地活着。

图片

朋友圈的进化史,

就是社交压力的升级史

2012年4月19日,微信推出朋友圈功能,英文名“moments”寄托了捕捉生活瞬间的初衷。最初的界面简洁干净,没有分组,没有限制,只有最亲近的朋友和真实的生活。

“那时候的朋友圈是真的朋友圈,”老陈把仅剩的几缕头发从左边扒拉到右边,回忆道,“只有大学同学和好朋友,发什么都很随意,吃个泡面也能发一条。现在发条状态,比写工作报告还难。”

随着用户规模的爆炸式增长,朋友圈的社交生态变得愈发复杂。2012年9月,“不看他/不让他看”功能推出。关系的泛化带来了语境的坍塌,当家人、同事、客户、陌生人齐聚一堂,原本轻松的“后院”,变成了需要处处小心招呼的“前厅”。

2017年,朋友圈重塑社交边界,标志性的“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诞生。到2019年,使用这一功能的用户突破1亿。如今,它成为多数用户的默认设置。这个看似简单的功能,折射出用户对隐私保护和社交边界控制的强烈需求。

今天的朋友圈,正从轻松随性的“后院”,变成到处都要小心招呼的“前厅”。(图/pexels)

“我设置三天可见不是因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只是不想让新加的人那么快就看透我的过去。”上海女白领露丝李说,“朋友圈就像我家的前厅,欢迎客人来访,但不想让所有人都能翻看我的私人相册。”当然,她也会将最光鲜的部分在朋友圈置顶。

此后,朋友圈的功能更新越发频繁:发布本地视频、图片编辑、视频动态、live图……每一次更新都试图丰富表达形式,却也让社交表演变得更加繁复。有社交媒体研究者指出,这些功能表面上给了用户更多表达工具,实际上却提高了社交表演的门槛。当所有人都开始用专业级水准经营朋友圈时,随性的分享就成了一种奢侈。

2024年9月为苹果用户、2025年9月为安卓用户推出的live图功能,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困境。这个旨在让分享更生动的功能,却带来了新的社交尴尬。“我发了一张看似完美的咖啡厅自拍Live图,结果一点开,背景里清晰地传来我和朋友的对话:‘你这张脸修了半小时吧’——秒删!”小王发出一连串鹅叫。

这种“生动”包含了太多设计,且往往变成了社交车祸现场,让精心策划的“表演”频频穿帮。从“记录生活”到“表演生活”,朋友圈的功能进化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人的社交压力升级史。朋友圈每个新功能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交表演负担。

图片

从“朋友圈”变“工作圈”,

是一场社交的异化

朋友圈的变化,其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交场景异化,它正从朋友圈变成工作圈,从熟人社交滑向陌生人社交和半熟社交。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在此找到了完美注脚。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社交互动就像剧场,每个人都在进行“印象管理”,通过符号美化自己,进行合乎他人期待的表演。朋友圈就是这个理论的鲜活印证。

表演与现实的割裂,以及被精心裁剪过的局部真相,造就了“毛坯人生”与“精装朋友圈”的鲜明对比。用户在线下面对琐碎、疲惫的现实,却在线上展示高度滤镜化的完美生活。

旅行出片,是“精装朋友圈”的典型代表。(图/unsplash)

“每天早上挤地铁、中午吃外卖、晚上加班,这才是我的真实生活。但朋友圈里,我发的都是在咖啡馆看书、周末去爬山、假期去旅游的照片。”大厂程序员大白说,“我知道这样很虚伪,但大家都这样。如果说这是‘病态朋友圈’,我觉得我们都是病人,只是病的方式不同而已。”

早在2016年,《新周刊》就在“滚蛋吧!朋友圈”的封面专题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朋友圈的异化,感叹圈子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并犀利点评了朋友圈的十种人:红包党、点赞党、晒幸福党、国外度假党、鸡汤党、谣言党、养生党、营销党、健身党、隐身党……这些形形色色的“朋友”共同构成了光怪陆离的朋友圈生态。

朋友圈的社交泛化是其变质的另一推手。微信的“熟人社交”定位,随着好友结构的复杂化——同事、客户、亲戚、一面之缘的人都涌入这一空间,打破了熟人社交的信任基础。

“我的微信好友已经突破3000人,真正认识的不到500人。”自媒体博主小东东很苦恼,“每次发朋友圈都要分组,太累了,后来就索性不发了。分组这个功能本来是为了让我们更随性地发言,结果却成了社交枷锁。”

在绩效社会,你需要非常努力和表现得非常努力。(图/unsplash)

与此同时,朋友圈不可逆转地滑向工作圈和营销圈。“朋友圈早就不是朋友圏了,是工作圈、广告圈。”深圳科技公司公关赵女士忙到没空谈恋爱,“部门领导明确要求我们要转发公司推文,还要截图发到工作群。我的朋友圈里全是行业资讯和公司宣传,早就没有生活了。”

这其实是职场的无形规训。当领导、同事都在朋友圈秀如何辛苦工作时,一种无形的职场压力和职场期待便形成了,不发显得不够积极,只发生活显得“不务正业”,就连开不开放朋友圈、点不点赞都成了“站队”的信号。最后,朋友圈的活人感渐渐消失,“朋友圈”一步步变成个人和公司业绩的“公告栏”。

图片

逃离与回归:

从“情绪过劳”到“轻快地活着”

当朋友圈变成表演场和工作圈,社交倦怠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沉默”或“逃离”,这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在过度连接的数字社会中的理性自保。

“我特别喜欢一种感觉:一段时间内没人知道我在做什么,只有我知道一切都在变好。” 有文化博主写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有网友跟帖说,“就像小鸭子一样,上面平静淡定,双脚在咣咣游。”在这个过度分享的时代,有时保持沉默反而成了一种奢侈。

情绪过劳,是逃离朋友圈的首因。在朋友圈这个永不落幕的剧场里,持续的“印象管理”消耗着人们的心力。“发一条朋友圈,从修图到文案,再到思考分组可见,要花半个多小时。发完之后还要不停地看谁点了赞、谁写了评论,太内耗了。”关闭朋友圈一个月的吴大美女说,“现在我把这些时间用来学画画,心静了不少。”

逃离朋友圈,回归线下真实社交才能真正重新建立人与人的连接。(图/pexels)

社会比较带来的心理损耗同样不可忽视。朋友圈是一个“比较级”的舞台,充斥着他人的高光时刻。“看到前同事又去了欧洲度假,大学同学刚换了大平层,心里总不是滋味。” 失业在家的二狗一边手洗内裤一边感慨,“后来明白了,关掉朋友圈,焦虑少一半。那些光鲜的背后,可能也是同样的鸡飞狗跳。”

信息过载则是另一大压力源,那些传播焦虑、谣言和八卦的碎片化信息,正在消耗着人们残余不多的耐心,“抱歉,我不想知道”,人们在需要知情权的同时,也需要一种不知情权,同时也亟须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场静默的逃离中,人们开始转向更真实、简单的社交方式。从公开的“广场”撤回至私密的“包厢”(微信私聊、小群),从“对外展示”转向“对内安顿”,关注点从“别人怎么看我”拉回到“我是否舒服自在”。

尽一切可能,把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人和事上。(图/pexels)

这种转变当然不是社交的退化,而是社交的进化和提纯,从追求社交的“广度”回归到“深度”,从维系大量的“弱连接”到深耕少数的“强连接”。

加再多一生很可能只见一面的“朋友”,在朋友圈里频频进行点赞之交,只不过是一场数字幻觉。真正的朋友并不会因为你不发朋友圈就远离你,如果你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跟真正的朋友见面聊天,一起看一场日落、品尝一道美味、欣赏一朵花开,关系反而会更加亲密,拥有更多长久的美好记忆。

在朋友圈,如果社交从滋养变成了一场消耗,消失和撤离是唯一合理和正确的选择。

逃离朋友圈,当然不是社交的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真的,不如把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人和事上,更真实、更轻快、更好地活着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来分享{斗棋麻将}真的有挂吗...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斗棋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我来教教您{乐达麻将}怎么开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乐达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科技推荐{新版九哥}真的有挂吗... 科技推荐{新版九哥}真的有挂吗!透视曝光猫腻您好,新版九哥这个游戏其实有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
科技推荐{美猴王拼三张}到底是... 家人们!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美猴王拼三张透视挂怎么安装这个问题咨询软件客服徽9784099的挂在哪里...
特朗普:将取消向旧金山派国民警... 当地时间10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文表示,22日晚他与旧金山市长丹尼尔·卢里进行了电话交谈,并表...
段毅君已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近日,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官网“领导之窗”栏目更新显示,段毅君已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
今日重大发现{新超圣炸金花}有... 您好:新超圣炸金花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9784099】很多玩家在这款...
玩家攻略{今日花牌}开挂神器!... 您好:今日花牌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9784099】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
玩家推荐{乐享牛牛}有挂吗!原... 家人们!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乐享牛牛透视挂怎么安装这个问题咨询软件客服徽9752949的挂在哪里买很...
今日重磅消息{至尊麻将}有挂吗... 网上科普关于“至尊麻将有没有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至尊麻将作*弊开挂的方法以及开挂对应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