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栓誉在会上就“十四五”时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效进行了专题发布。
“十四五”以来,南阳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19.18亿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259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1100公里,持续领跑全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巩固。
综合交通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会上获悉,高速公路建设成果丰硕,郑西、焦唐等5条高速已通车,渑淅高速淅川至省界段、南邓高速预计年底通车,届时通车总里程将稳居全省首位。内河航运取得突破,唐河航运工程一期年底前将主体完工并基本具备通航条件,二期及白河航运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普通公路网持续优化,完成71个国省道改扩建项目,干线公路优良率达92%,新改建农村公路5690公里,农村出行条件大幅改善。铁路网格局基本形成以宁西铁路、浩吉铁路、焦柳铁路、郑渝高铁为骨架的“一横三纵”铁路网格局。南信合高铁取得实质性进展。航空运输保持稳定,姜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稳定在百万人次级别。
运输服务提质增效惠及民生
客运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投入运营17个现代化客运场站,总投资10.72亿元。“三顾出行”定制客运品牌成功推广,95128平台“一键叫车”服务便利老年人等群体。南阳市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打造“宛东公交”品牌,投入318台新能源公交车,开通10条市到县公交,日均运送旅客4万余人次。
客货邮融合深化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创新机制,全市4566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客车。建成覆盖县、乡、村的寄递物流体系,带动2024年全市邮政快递业务量突破7亿件,业务收入超50亿元。
物流降本增效成果突出。成功培育5A级物流企业1家,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39家,居全省第二。多式联运发展迅速,成功开行俄铝进口中欧班列,打通南阳至连云港、防城港等地的铁海联运通道,助推“宛品出海”。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
绿色与智慧交通建设齐头并进
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制定并实施数字交通发展规划,南邓智慧高速、普通公路智能感知系统等一批重点工程落地。其中,南邓智慧高速作为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智慧高速综合管理平台已上线运行。南阳汽车站智慧客运枢纽试点工程、内乡牧原智慧物流园、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丹江口水库水陆交通监控智慧化平台工程等4个智慧项目被确定为全省新基建示范工程。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新增新能源货车5210辆,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100%,淘汰国三、国四排放营运车辆1.66万辆,拆解老旧船舶87艘,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
通过“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综合治理,已完成3554处农村公路平交路口改造,为全市3万余台营运货车安装4G智能视频监控设备,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交通执法路长制工作法”获交通运输部典型案例推广。
同时,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创新“无感审批”服务,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与“十三五”时期相比,政务服务办事环节减少50%、审批时间压缩90%。
张栓誉表示,下一步,南阳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继续围绕“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的目标任务,聚力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交通力量。(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春 段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