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的食用菌智慧种植方舱正式投产,首批试种的珍稀品种粉木耳已进入出菇期。记者了解到,依托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粉木耳呈现出色泽娇艳、耳片肥厚的优良品相,充分展现了智慧农业的精准与高效,也为培育高附加值的本地农产品开辟了新路径。
10月21日,记者走进位于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的食用菌智慧种植方舱,发现这里与传统阴暗潮湿的菇房不同,俨然是一座“科技农场”。在恒温恒湿环境与精准光谱LED灯照射下,菌棒整齐排列,淡粉色的木耳组成了一片“粉色花海”。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粉木耳市场潜力大,但它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传统种植风险高、产量不稳。
对此,上述“智慧方舱”集成了智能环境控制系统与物联网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温湿度,从而适应粉木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在这里,粉木耳的生长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约15%,且形态、品质均一,特别是全程封闭环境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实现无农药化生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述“智慧方舱”的成功运行,为珍稀食用菌品种的本地化生产提供了可行方案,也为农户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种植样板。据市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智慧方舱”是推动科技兴农的重要试点,未来将引进金耳、榆黄蘑等高附加值菌类,扩大试验示范,并且通过“中心+基地+农户”模式,构建技术推广、培训与产业孵化平台,助力本地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升级。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骆妍 图/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