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要获得热度和流量,不是只能靠动物表演或者付费投喂等手段,严肃科普与推动文旅也不构成矛盾
“香椿头”“马兰头”“小蒜头”“枸杞头”——10月18日,四只大猩猩以被网友戏称为“四巨头”的“野菜名号”,亮相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南门新区非洲雨林馆。
↑“香椿头”尖头银背,是群体首领。 图据澎湃新闻
由于大猩猩们原来的名字比较拗口,也为了进一步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红山动物园在网上发起征名活动。在“十选一”的网络投票中,排在选项第一位的“纳阔、宁卡、凯拓、慕迪”备注了“饲养员力荐”,原因是有原始感,字面寓意好且与原名音近。
但没想到,共12万余人参加的投票中,“野菜天团”得票率63.1%,断崖式领先其他名字,理由是“好记”“接地气”“有区域特色,叫出口自带笑意”。对此,动物园工作人员表示:“对我们来说,每一票都有意义,我们尊重投票结果”。
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甚至是多赢的结果。投票网友们的意见得到了充分尊重,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可能就会因为自己起的名字,有兴趣到红山动物园走一走,尤其是要和“野菜天团”见见面,这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不光是游客,对本地居民来说,此事也带来了趣味。据介绍,在南京素有“七头一脑”的说法,指香椿头、马兰头、小蒜头、枸杞头、荠菜头、苜蓿头、豌豆头和菊花脑八种春季的“顶流野菜”,“头”即嫩茎、嫩叶。如此看来,用野菜来命名大猩猩,不仅增添了一份本地乡情,还让远道而来的动物有了“入乡随俗”的亲切感,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
动物园饲养员推荐的名字虽然没有胜出,但同样是“赢家”。数据显示,红山动物园每年访客超过500万人次,一直很有人气。一场投票之后,相信会有更多游客慕名而来,为动物园的热度再添一把火,甚至还能带动当地的文旅行业,一举多得。
红山动物园被称为“最有温度的动物园”,2011年,红山动物园取消动物表演;2014年,红山动物园取消付费投喂项目。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这种“动物为主,游客次之”的经营理念,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减少动物园收入,但动物园要表达的观点很鲜明——好的动物园不应是猎奇的娱乐场所,而是要努力成为寓教于乐的生态文明实践基地。
这一次请网友给大猩猩起名,不但增加了“话题热度”,还从侧面激发了人们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度,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平衡了专业性与大众趣味,拉近游客与动物的距离。比如,大猩猩为什么能对唤名作出反应?它们有哪些特别的生活习性?相信很多本来对大猩猩不了解的人,会借此机会主动去了解、学习大猩猩的有关知识,这无疑是件好事。
此外,红山动物园的文创产品常常供不应求,这离不开走心的设计。据了解,一些高人气周边充分参考了饲养员、志愿者和铁粉的意见,在设计时融入了故事、情感和流行话题。而由此增加的收入,又将反哺动物园的发展。
可见,动物园要获得热度和流量,不是只能靠动物表演或者付费投喂等手段,严肃科普与推动文旅也不构成矛盾。从这一点来说,倒不妨把此次为大猩猩起名的热度,当作流量转化为科普与文旅资源的范本。只要能真正做到关爱动物、尊重生命、敬畏自然,都能得到公众的肯定和喜爱。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