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于10月18日开幕。现场颁发第五届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副总干事王彬颖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龚正表示,当前,上海正在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战略擘画和中央决策部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始终把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下大力气推动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高效率运用和高水平开放。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30.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63件。我们要构建更加严格的保护体系,形成更加高效的转化机制,打造更加开放的知识产权生态,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护航创新、赋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和治理实践,热忱期待各位嘉宾为促进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双向赋能提供经验智慧。
申长雨表示,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制度规则,强化高价值知识产权技术供给,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提升知识产权领域治理效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推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共生演进、融合发展。上海是最早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城市之一,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希望与会嘉宾深入探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务实良策,让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王彬颖表示,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已成为驱动创新创造的关键,催生着新产品与新服务,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实现商业化。中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参与者,同样反映出中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中国拥有24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其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全球第6位。上海拥有上万家人工智能企业、2万多件人工智能发明专利和近30万名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队伍,具有很强的创新活力。WIPO愿与中国政府及上海市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共同构建更具创新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来。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WIPO副总干事王彬颖为第五届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获奖者颁奖。
论坛上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华专利优秀案例。格鲁吉亚国家知识产权中心主席索索·乔尔加泽和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作了主旨演讲。
此届论坛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论坛为期3天,中外嘉宾将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知识产权治理与创新生态构建、高价值专利运营新范式等议题开展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