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杨振宁:回国定居已超20年,为自家取名“归根居”
创始人
2025-10-18 17:43:16
0

10月18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因病逝世,享年103岁。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杨振宁是华人首位诺奖得主,因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等理论贡献而享誉世界。他心系祖国,于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对中国科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振宁。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在他7岁时,父亲杨武之受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振宁随之搬入清华园。后因抗战爆发,一家人辗转西迁昆明,对数理知识萌生浓厚兴趣的杨振宁也考入了在当地临时办学的西南联合大学。尽管条件极为艰苦,但当时的联大物理系云集了多位知名教授,引领杨振宁很早就进入了世界物理学前沿领域。

上世纪40年代,杨振宁赴美国深造,博士毕业后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1954年,他与米尔斯共同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这项成果被视为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突破之一。

两年后,杨振宁又与同胞李政道合作发表了《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提出“宇称不守恒原理”——微观世界中,互为镜像的物质不一定有相同的运动规律。这一打破成见的论断,很快被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等同行用实验证实,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科学原理。为此,李政道和杨振宁于1957年被授予爱因斯坦科学奖,同年12月10日,又站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开全球华人之先。

杨振宁回忆说,自己于1964年3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当时做这个决定曾考虑了很久,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他并未忘记父亲“有生应感国恩宏”的嘱托。1971年,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回到祖国访问,此后不断运用自身影响力促进中外人才交流与学术合作,多次就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提出恳切建议。

2003年,81岁的杨振宁落叶归根,回国定居在清华园,他为自己的家取名“归根居”。

2015年4月1日,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他坦言,美国曾给了他做科学研究非常好的机会,然而,“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侯婧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国加大对委内瑞拉军事施压,委...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5日表示,他已授权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委内瑞拉开展秘密行动,并在考虑实施地面...
eSIM手机来了 三大运营商均... eSIM手机,来了! 近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先后官宣,已正式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
权威数读|一周“靓”数 全国秋粮收获超过六成;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千万辆;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本周这...
4000价位段最佳选择,除了荣... 如今,大部分人都喜欢选择旗舰机,主要是旗舰机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不仅颜值高,性能也很强,而在影像和A...
百岁杨振宁:我的人生走了一个圈 2025年10月18日,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的会谈气氛很紧... 特朗普在10月17日与泽连斯基来了一场紧张会谈,他告诉后者目前不打算提供“战斧”,根据“值得”新闻援...
中国科协悼念杨振宁:家训“有生...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8日,中国科协...
“机器人创造机器人,完全颠覆认... 欧洲采购商Jamie(右)跟随记者走进里工实业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绮曼 图/羊城晚报记...
苹果突然宣布:10月22日,新... 苹果最新一代智能手机iPhone 17系列开售至今已经一个月有余,结合目前国内各平台的销售情况来看,...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影响扩大,...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随着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18天,国家核安全管理局、联邦法院系统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