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战斧”不搞三方会晤,加沙停火后特朗普能促成俄乌停火?
创始人
2025-10-18 12:23:56
0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一变再变。

10月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左二)欢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左三)。 新华社 图

10月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左二)欢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左三)。 新华社 图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17日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排除近期举行美俄乌领导人三方会晤的可能性,并在美国可能向乌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一事上降低了调门。特朗普在会谈后呼吁俄罗斯与乌克兰“就地”停火。泽连斯基则重申乌克兰需要“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在和泽连斯基会晤前,特朗普16日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讨论了美俄元首将在匈牙利会晤等议题。俄方证实,会晤确实可能在两周内或稍晚时间举行。而在此前,特朗普因俄乌谈判陷入僵局,从要求乌克兰让步转变为施压俄罗斯。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析称,边施压、边促谈是特朗普的一贯做法。俄乌谈判停滞,特朗普的态度转变为“联乌压俄”。俄罗斯表达出谈判意愿后,美国供武等立场等都会出现变数。

分析认为,特朗普此刻急于寻求俄乌停火,源于前不久达成的加沙停火协议,他希望借这股势头实现解决俄乌冲突的竞选承诺。也有批评声音认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把外交变成了真人秀节目,尽管以其个性和外交走钢丝促成了加沙停火,但这种做法风险很高,并非每次都能成功。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副院长万青松对澎湃新闻表示,这是特朗普为稳固国内外基本支持盘采取的策略,试图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寻找可以发力的空间。但和加沙问题一样,他在俄乌问题上的策略很可能难以提供持久的和平保障。

央视新闻 图

央视新闻 图

美俄卡点商议,对乌提供“战斧”黄了?

在去年竞选总统期间,特朗普多次表示自己有能力迅速斡旋俄乌冲突。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施压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作出让步以结束俄乌冲突,随后与泽连斯基发生白宫争吵。到了夏天,特朗普的策略从“联俄压乌”变为了“联乌压俄”。9月下旬他又宣称乌有能力“夺回整个乌克兰”,恢复领土原状。17日被记者问及乌克兰是否需要以领土换和平时,特朗普只是说:“谁也不知道。”

在此次白宫特泽会上,泽连斯基表示,加沙地带停火带来的“势头”有助于结束持续逾三年半的俄乌冲突。获得安全保障对乌克兰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建议用乌克兰生产的大量无人机向美国换取“战斧”导弹。

特朗普对此表示,美国也需要“战斧”及其他美国制造、已经运往乌克兰的武器。他同时承认,向乌提供“战斧”将导致局势“升级”,并称“希望我们能够不用考虑‘战斧’导弹就结束战争”。

原本泽连斯基希望通过本次白宫之行得到“战斧”导弹,美国也流露出供武的意愿。但在特泽会前,普京16日“卡点”与特朗普通话,讨论了两人会晤和美对乌提供“战斧”导弹等议题。英国广播公司(BBC)形容称,这番通话让乌克兰面临一个 “弧线球”(curveball)般的复杂情况,这个体育术语意为意料之外的难题、突发状况。

10月11日和12日,泽连斯基两度和特朗普通话,讨论了美国批准提供“战斧”导弹的可能。这种导弹各型号射程从1500公里到2400公里不等,数倍于乌军去年获得的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射程,可打击俄罗斯腹地。

万青松指出,供武是乌方想法,并非美国本意,会晤难以达成各自想要的结果。“特朗普想让乌克兰尽快达成和平协议,乌克兰想让特朗普提供更多军援,尤其填补明年巨大的军费开支缺口,以此来扭转战局、遏制俄罗斯。如果美国同意供武,意味着‘重走’拜登路线,俄乌冲突存在升级为‘特朗普的战争’风险,也增加俄美、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意外冲突风险,并可能对全球战略稳定造成负面影响。”万青松说。

有分析称,特朗普实则希望借对乌军援逼迫俄罗斯重返谈判桌。韦宗友认为,美方对供武的反应原本就存在一定疑问。“‘战斧’导弹只是施压手段,既然普京同意继续会谈,就没必要立即提供。如果特朗普同意提供,更多也只是出于原则,存在缓冲期,意在对俄发出信号,不等于立即提供。”

10月11日,加沙地带南部的巴勒斯坦人经由以军指定通道萨拉赫丁公路返回北方。 新华社 图

10月11日,加沙地带南部的巴勒斯坦人经由以军指定通道萨拉赫丁公路返回北方。 新华社 图

加沙停火推动俄乌和平?

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举行美俄领导人4年多来首次面对面会晤,但未达成任何协议。俄乌停火谈判迄今陷入僵局。

分析认为,俄乌谈判陷入停滞的症结是双方立场、安全观不同。韦宗友指出,俄方希望一揽子解决冲突根源,包括对战后乌克兰的政治和军事安排、北约东扩、乌东四州并入俄罗斯、乌克兰承认俄兼并克里米亚等,但乌宪法不承认被占领土的合法性,也不会接受此类安排。且俄乌元首不存在会谈意愿。

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此时急于实现俄乌停火的动力源于加沙停火协议落地。

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官员的弗雷德·弗莱茨认为,(加沙停火)给了特朗普解决其他重大冲突的巨大筹码,他现在似乎已经证明自己是“一位有能力的仲裁者和和平缔造者”。

10月13日在以色列议会发表讲话时,特朗普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声称“必须搞定俄罗斯,必须完成那件事。”

特朗普的策略能否奏效仍不明朗。美国和欧洲的高级官员警告说,俄乌都不会因为特朗普在中东的初步成功改变战争策略,实现加沙持久和平的长期安排仍是未知数。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欧洲高级官员认为,特朗普能借鉴的加沙停火经验就是施压。乌克兰及其欧洲盟友希望,随着特朗普看到在中东取得的成果,以及俄乌谈判停滞消磨其耐心,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

17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会谈后接受媒体采访,敦促俄乌按照现有战线“立即停战”,“否则就太复杂了”。他还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强烈建议”俄乌达成协议,“应当就地停下”,“各自宣称胜利”。

万青松认为,和美以关系不同,俄美关系是以对抗为主基调的不对称大国关系。拜登政府已使用制裁和供武等手段,特朗普清楚这些策略已耗尽效力,施压手段很可能没有意义,这无异于自己制造失败。

在韦宗友看来,在加沙问题上,特朗普对以色列、哈马斯都有施压杠杆,前者是其军事盟友,后者受到美国中东盟友的压力,双方不得不服从。俄乌问题的不同点在于,乌克兰并不完全听从美方的施压,美国也缺少游说俄罗斯的手段。

更值得注意的是,万青松表示,特朗普就结束加沙冲突提出“20点计划”,但他没有在乌克兰危机上提出类似具体计划。即使提出和平方案也难以被双方接受,因为他在加沙问题上一直明确站队以色列,而在俄乌问题上和双方都保持一定距离和接触,这说明他很难完全对一方施压。

波兰TVP电视台进一步报道称,相较之下,加沙的冲突区域有限,外部施压和当事方的疲惫都可能导致停战。俄乌冲突影响了全球能源、金融和安全体系,没有任何单一行为者能决定其和平。

在美国施压促和之外,万青松指出,俄乌国内越来越倾向于结束冲突。乌克兰支持和谈的人数比例,从2024年前的38%上升至今年2月的64%。今年8月,62%的俄罗斯人对当前冲突“感到非常担忧”,相较之下只有9%不担忧。

9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首都华盛顿白宫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 图

9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首都华盛顿白宫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 图

“高调、单边”外交风格能否奏效?

《外交政策》的分析文章指出,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把外交变成了真人秀节目,在极具不确定性的时刻促成了加沙停火,表明他能在外交上走钢丝,并执行以个性为导向的政策,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做法风险很高,并非每次都能成功。

“(特朗普的)这个策略是时而提议,时而威胁,希望随着时间推移,某种方法能奏效。尽管特朗普热衷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和唯利是图的奉承,但贸然行事无异于自取败局:既无法赢得新支持者,也会失去现有支持者,所以给外界的印象是摇摆不定。”万青松说。

韦宗友表示,边供武、边促和是特朗普的一贯做法,他希望这是他在任期结束后能够吹嘘的政治遗产,不排除借此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奥地利军事分析师弗朗茨-斯蒂芬·加迪认为,如果美国斡旋俄乌冲突,更有可能的情境是,特朗普直接与普京谈妥停火协议后迫使泽连斯基接受,这更符合特朗普一贯的“高调、单边”外交风格,尽管这可能引发欧洲方面担忧并出手阻挠。

在17日特泽会闭门会谈前的媒体开放环节,特朗普表示,按照他的设想,拟在匈牙利举行的将是他与普京的“双边会晤”、而非美俄乌领导人三方会谈。特朗普还说,与普京会晤期间,他将与泽连斯基保持联系。

万青松认为,特朗普的和平策略回避了冲突的根源,难以为地区提供可靠的和平保障,地区国家也会意识到,完全依赖其政策是冒险的。

“特朗普在加沙采取的策略实际上未能消除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的根源,照搬到俄乌问题估计很难奏效。特朗普同样回避俄乌冲突的根源问题,这正是俄乌双方都强调想消除的。”万青松分析称。

在韦宗友看来,如果促成俄乌停火,可以为未来的和平打下基础。“最终如果特朗普促成和谈结束冲突,对地区来说是一件幸事。这份和平协议可能不完美,但能够为未来更好、更持久的解决方案打下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告别SIM卡!湖北省首批151... 极目新闻记者 兰莎 通讯员许国胜 蔡源源 10月17日,湖北省首批151家电信营业厅完成业务系统部...
痛别杨振宁,“在被‘锁死’的年... 今天最让网友震惊的消息:10月18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因病在北京逝世。就在半个多月...
产学研界在清华大学共话“智能共...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 (陶思阅)10月18日,以“智能共生时代”为主题的“有为青年公开课”在清华...
丘成桐悼念杨振宁:希望未来设立... “我希望未来能够在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上,设立一个以杨先生命名的奖项,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10月18...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设杨振宁先生...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
巴中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10月16日 巴中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高鹏凌一行 莅临 EIR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我们一般人要如何理解杨振宁的科... 酷玩实验室原创作品杨振宁走了,我们要记住他。作为一个在物理学史上画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大家,很多人只知道...
陈震首次还原撞车事件:过于信赖... 2025年10月3日下午,有网友曝出图片,称车评人陈震发生交通事故。北京市交管部门于10月4日通报,...
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神农大模型3....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神农大模型团队发布神农大模型3.0。...
原创 能... 当下,石油钻井平台的开采量逐年下滑,连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天然气储备,也在全球激增的能源需求面前显得捉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