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法院决定:立即释放“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嫌疑人
创始人
2025-10-18 12:02:06
0

当地时间10月17日,波兰华沙地区法院驳回德国对一名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的乌克兰公民的引渡请求,并当庭释放该男子。法院裁定,德方提交的证据不足,无法支持引渡。波兰总理图斯克对法院的裁决表示认同。

据波兰通讯社(PAP)报道,华沙地区法院法官在庭审中指出,德国提供的材料缺乏足够证据,现阶段无法满足引渡要求。法官强调,目前波兰法院并无可用证据支撑相关裁定,并补充该决定仍可由德方提起上诉。

根据德国检方指控,现年46岁的乌克兰籍嫌疑人弗拉基米尔·Z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潜水员,涉嫌于2022年伙同他人租用“安德罗梅达号”游艇,前往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海域,通过安放爆炸装置对“北溪-1”和“北溪-2”管道实施破坏。检方指出,他参与了整个行动的策划与实施,涉嫌违反《德国刑法》中的反宪法破坏罪,若罪名成立,最高可判处15年监禁。

该嫌疑人因德国发出的拘捕令于9月30日在华沙附近被捕,但他否认所有指控,并称案发时本人身在乌克兰。

嫌疑人弗拉基米尔·Z PAP

法官在宣读裁定时表示,应将“北溪”袭击视为发生在战争背景下的军事行动,因此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不构成可引渡的普通刑事犯罪。这也是波兰法院驳回德方请求的重要理由之一。

波兰总理图斯克随后在X平台上表示,这一裁决“合理”,并对法院的决定表示支持。他称,“波兰法院已拒绝将涉嫌破坏‘北溪-2’管道的乌克兰籍嫌疑人引渡至德国,并已将其释放。这样做是正确的,此事已了结。”

X平台

“北溪-1”和“北溪-2”是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原计划为欧洲提供稳定天然气供应。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该管道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焦点,乌克兰及部分欧洲国家担忧管道运营会削弱其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地位。

2022年9月26日,丹麦、瑞典附近海域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发生剧烈爆炸,4条管道中的3条受损,大量天然气泄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痛别杨振宁,“在被‘锁死’的年... 今天最让网友震惊的消息:10月18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因病在北京逝世。就在半个多月...
产学研界在清华大学共话“智能共...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 (陶思阅)10月18日,以“智能共生时代”为主题的“有为青年公开课”在清华...
丘成桐悼念杨振宁:希望未来设立... “我希望未来能够在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上,设立一个以杨先生命名的奖项,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10月18...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设杨振宁先生...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
巴中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10月16日 巴中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高鹏凌一行 莅临 EIR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我们一般人要如何理解杨振宁的科... 酷玩实验室原创作品杨振宁走了,我们要记住他。作为一个在物理学史上画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大家,很多人只知道...
陈震首次还原撞车事件:过于信赖... 2025年10月3日下午,有网友曝出图片,称车评人陈震发生交通事故。北京市交管部门于10月4日通报,...
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神农大模型3....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神农大模型团队发布神农大模型3.0。...
原创 能... 当下,石油钻井平台的开采量逐年下滑,连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天然气储备,也在全球激增的能源需求面前显得捉襟...
昆明市延安医院因重复收费、超标... 10月14日,昆明市医疗保障局对昆明市延安医院作出一份行政处罚决定,该医院2022年1月1日至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