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上演大逆转,夺回铁矿石定价权,中国掀桌子了
创始人
2025-10-16 19:26:00
0

作者|溪云

一场关乎国运资源命脉的博弈,突然吸引了全球目光。

铁矿石定价权,中国掀桌子了。

9月底,面对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的离谱开价,以及“断供”威胁,中国果断出手:全面停购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

这并非一次寻常的大动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博弈。

要知道,我国每年消耗的海运铁矿石总量约占全球市场70%以上,去年的外采度高达86%,进口量达12.37亿吨,铁矿石需求大且高度依赖海外供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用美元计价和结算的。

而必和必拓,作为世界铁矿石三巨头之一,长期稳居中方核心供应商之列。去年向中国出口近2.4亿吨铁矿石,占比高达19.4%。

中国停购必和必拓,强硬姿态前所未有。如同一记重拳,打得澳方措手不及。连澳总理Anthony Albanese都出来喊话:“希望澳大利亚铁矿石能畅通无阻地出口到中国”。

随后,双方仅仅僵持了9天,必和必拓就妥协了。

为什么垄断高品位铁矿石的澳方,曾经傲慢地鼻子顶到天上,这一次却光速缴械投降?

为什么中国能在夺回铁矿石定价权上,兵不血刃,拿下这场关键胜利?

事实上,这场战略博弈,中国已悄悄布局二十余年。一场重塑全球资源贸易秩序的风暴正在酝酿,影响无比深远。

图片

这一次的谈判,中国取得的重大突破,到底有多重要?

10月9日,必和必拓低头,双方达成协议:

自第四季度起,港口现货铁矿石将以人民币到岸价结算

长期协议则设观察期至2026年,若届时人民币铁矿石指数市场接受度达标,将正式启动以人民币为基准的长期定价谈判

翻译一下就是,之前铁矿石基本都是美元结算,这次一下子有数十亿要用人民币结算。

这是打破大宗商品贸易“美元霸权”的重要一步。

更重磅的还在后头。2026年或将出现历史性一幕:中国与全球最大矿商,就铁矿石是否全面采用人民币计价展开正式谈判。

什么意思?

要知道,过去十多年,铁矿石贸易一直是“美元计价+普氏指数定价”,普氏指数样本稀少、机制不透明,价格虚高成常态,导致中国钢企年年被“割韭菜”。

普氏指数的操作,堪称“空中定价”:每天仅向30–40家机构电话询价,不看实际成交,只看报价意愿。只要矿商报高价,指数就被抬升。

2025年6月,普氏指数104.85美元/吨,中国港口现货实际成交价93美元/吨,溢价高达12.7%。

在普氏指数主导定价之前,中国在铁矿石长协年度谈判中其实“被割得更狠”。

长协谈判,表面看起来公平,但有个潜规则,“首发-跟风”,谁先与矿企达成协议,其价格就成为行业基准。

比如,2005年,日本新日铁与淡水河谷率先敲定71.5%涨幅,中国被迫接受;2008年,新日铁又与巴西淡水河谷又率先达成65%涨价协议,中国再度被“绑架”。

日本企业也不是傻,他们是矿企的股东,矿卖给别国赚的钱,他们也能分红,自然有动力抬高铁矿石的价格。

这样一来,从2003年到2008年,国际铁矿石价格累计上涨337.5%。

同期中国钢产量从2.72亿吨飙至5.12亿吨。据测算,五年间,中国为进口铁矿石多花了7000亿人民币,为钢企利润的好几倍,被割得太惨了。

这种被动的局面,直到今天也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中国2024年生产了约10亿吨钢铁,消耗了大概16亿吨铁矿石,利润只有30多亿美元,销售利润率仅0.71%,几十万钢铁工人几乎是在为矿商打工!

而2024年,澳大利亚卖了近10亿吨铁矿石,利润有200亿美元。

要知道,澳洲的铁矿石开采成本低,即使加上运至中国港口的运费,也就30-40美元/吨,而售价却超过100美元/吨,利润率超过100%,实在太不公平。

而人民币计价,意味着价格将真正锚定中国市场的供需实况,摆脱被融资本操控的命运。

图片

作为全球最大买家,为什么中国长期拿不到铁矿石的定价权?

简单来说有几个原因,一是城市化进程中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高度依赖进口,全球海运铁矿石有75%被中国消耗。二是钢企数量超过500多家,大中小钢企利益异质,很难形成合力。三是期货市场发展得比较晚,长期局限在国内,难以成为国际贸易的价格参考。

但这些因素,也都在逐步改变。为了夺回铁矿石定价权,中国早已悄然布下四张“王牌”。

每一张,都直指当前全球铁矿石贸易体系的命门。

第一张王牌:整合采购力量,打造统一谈判主体2022年,中矿集团正式成立,将全国主要国有钢企的铁矿石进口权统一归集,代表中国近40%的铁矿石进口量,对外开展集中谈判。

此次与必和必拓对峙9天后对方主动让步,正是中矿集团首次在国际上展现统筹与谈判实力。

第二张王牌:股权渗透,从“买家”变“股东”如果说集中采购是“以量取胜”,那么股权布局则是“以权制衡”。

全球矿企三巨头之一的力拓,最大股东不是美资、不是日资,而是中国中铝。2019年,力拓便与中国企业签署了首单人民币计价铁矿石合同,迈出去美元化的重要一步。

不仅如此,中资身影也深度嵌入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企FMG。2024年8月,FMG从中国银团获得142亿元人民币贷款,明确表示未来可用铁矿石偿还,无论计价还是结算,都愿以人民币为准。这哪是卖矿,分明是把铁矿石当“人民币饲料”往中国嘴里送。

第三张王牌:开辟“第二来源”,打破垄断格局光靠谈判和股权还不够,真正的底气来自“有矿可选”。

据Mysteel统计,截至2024年6月,中国已布局22个海外铁矿项目,总设计产能高达4亿吨,中资实际权益产能已超2.2亿吨,如今迎来集中释放产能的窗口期。

最受瞩目的,无疑是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它是全球最大的未开发高品位铁矿,探明储量47亿吨,矿体绵延超100公里;平均铁品位高达65.5%,部分区块甚至达66%~67%,远超当前澳大利亚主流矿(品位已跌破61%);规划年产能1.2亿吨,相当于必和必拓对华年出口量的一半,而必和必拓去年86%铁矿石都卖给了中国。

西芒杜配套的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全部由中国企业承建并运营。几内亚政府要偿还基建贷款,最现实的路径就是将铁矿石卖给中国。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必和必拓会选择妥协?因为不得不如此。

每多拖一个月,中国的替代能力就强一分。一旦“备胎”转正,再想拿捏中国,恐怕为时已晚。

第四张王牌:夯实金融基建,打造本土定价基准金融是定价权的终极战场。

2018年5月,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向境外投资者开放,逐步构建具全球影响力的人民币计价基准。

2024年9月28日,又一里程碑落地,北铁指数(进口铁矿石港口现货价格指数)正式发布。该指数基于平台真实人民币成交数据,覆盖青岛、曹妃甸两大港口的61%品位铁矿石现货价格,年成交数据近7000万吨,覆盖600余家会员企业。

与依赖少数样本、机制不透明的普氏指数不同,北铁指数扎根中国终端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与进口国,中国的港口现货价格,才是最真实、最及时的市场晴雨表。

未来,国际铁矿石定价或将告别“普氏指数一家独大”的局面,进入“普氏+北铁双锚并行”的新阶段。

这也正是中国与必和必拓就2026年人民币长期定价机制展开谈判的坚实基础之一。

这一次事件,表面看是结算货币的调整,但从历史纵深看,它标志着一场始于2003年、蛰伏22年、近三年加速的战略反攻,终于迎来决定性转折

其最大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大宗商品定价权博弈模板。

这个模板的核心逻辑是:

当一个国家作为全球最大买家,能够整合分散的采购力量,构建可靠的替代供应体系,并展现出承受短期供应链扰动的战略定力,它就有资格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中国既尊重市场,又不被市场绑架;既与全球化,又拒绝被收割。

铁矿石只是开始。原油、铜、稀土……中国正在多个关键资源领域同步推进“去美元化 + 本土定价”战略。

这场静水流深的变革,终将重塑全球大宗商品的权力地图。

今天,我们或许正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一个由真实供需决定价格、多元货币支撑结算的新秩序,正在破土而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柬埔寨警方:将遣返59名韩国公... 柬埔寨国家警察总署16日发布消息表示,将于10月17日遣返59名韩国公民。柬埔寨国家警察总署在一份新...
性价比屠夫再临!旗舰双芯+74... 很多人买手机时都会陷入一种循环——预算卡在2000,却总想要旗舰体验。性能要顶,续航要稳,屏幕要亮,...
出狱仅6天,男子家中持刀砍向妻... 今年4月,贵州黔西市发生一起恶劣的杀妻案。男子刘某某在家中持刀对着妻子张某头部多次挥砍,致其死亡。事...
外星人为啥还没来?NASA科学... 在事关地外文明的领域,著名的费米悖论中包含两个相互矛盾的论点:其一,银河系中应当存在大量外星文明;其...
新冠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 新冠今年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过一波发病高峰,那是在3~5月,新增确诊病例逐月飙升。这被认为是中国202...
临床级病理大模型SooPath... 近日,第十一届数字病理与人工智能学术专题会暨《中华病理学杂志》创刊70周年学术活动举办。与会现场,苏...
抛11亿定增押注智能机器人 !... 在资本市场持续聚焦人形机器人之际,又一上市公司抛出定增方案,准备大手笔杀入。 10月15日晚,智能制...
800亿天价索赔,中企遭非洲人... 近日,一起800亿美元天价的申索诉讼案,将远在赞比亚的数座红褐矿山,带回到了国内大众关注的目光中。这...
任天堂遭黑客入侵,黑客组织晒出... 近日,知名游戏公司任天堂传出遭黑客组织入侵的消息。该组织“Crimson Collective”声称...
迪拜ENS展会见证阿联酋AI雄... 财联社10月16日讯(编辑 夏军雄)在全球人工智能(AI)热潮持续升温的背景下,阿联酋将AI作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