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医生“穿针引线” 化解患者失明危机
创始人
2025-10-16 06:42:57
0

(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多亏了梁主任团队和这个‘机器人医生’,才保住了我的右眼。”在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刘先生指着自己的眼睛,向医护人员连连道谢。

10月13日记者获悉,北部战区总医院梁国标主任团队创新采用机器人辅助经眶-眼静脉穿刺栓塞技术,成功为刘先生化解危机,完成了这次高难度手术。

罕见眼疾有失明风险

专家联合制定手术方案

一个多月前,69岁的刘先生右眼莫名胀痛,结膜布满血丝,看东西重影,连转动眼睛都变得困难。当地医院诊断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若放任不管,可能会出现失明甚至颅内出血的严重后果。

刘先生在当地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手术,却因病变位置特殊,手术失败。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他来到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梁国标主任团队接下了这例治疗难度极高的病例。

这类病例治疗难度极大,国际上通常采用眼部剖开直视下穿刺,或超声、DSA引导穿刺眼静脉等方法,但手术创伤大、穿刺误差大、成功率低,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失明等并发症。梁国标主任立即组织功能神经外科病区陶英群主任医师、脑血管病区朱廷准副主任医师等专家,多次开展术前讨论和模拟演练,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机器人规划“安全路径”

助医生一臂之力

手术当天,在梁国标的带领下,陶英群团队先利用手术机器人,设计出一条能完美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和眼球结构,直达目标血管的“最优安全路径”。随后,朱廷准团队在数字减影机的配合下,按照机器人设定的最佳穿刺点、角度和深度,精准地将穿刺针刺入眼静脉,再通过穿刺针把栓塞微导管送达瘘口,用弹簧圈等进行充分栓塞。术后造影显示,瘘口完全消失,颅内血流恢复正常,患者眼部也没有出现任何副损伤。

接受治疗后,刘先生右眼的胀痛感很快消失,眼球活动和视力明显改善,而且术区几乎看不到穿刺痕迹,3天后便顺利出院。这场原本高风险的手术,在机器人的“加持”下,顺利地完成了各个步骤,并达到了预计效果,成功为刘先生化解了危机。

坚持创新治疗思路

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长期以来,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梁国标主任团队面对疑难神经系统疾病,坚持多学科讨论、多模态评估和多手段联合的治疗思路。此前,团队曾在国际上率先采用经鼻神经内镜联合介入栓塞技术,成功治疗复杂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例。这次,团队又创新性地采用机器人辅助经眶-眼静脉穿刺栓塞方案,以更微创精准的方式攻克难题。

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将以往高风险的“经验性穿刺”变成了可预演、可规划、可模拟的“精准穿刺”,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这不仅体现了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的高超技术与创新能力,也为更多疑难病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高级记者 樊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财长:或延长关税休战,换中方... 据凤凰卫视报道,随着中美贸易战再度升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周三在华府联合记者会上称,...
中学保安丢弃学生外卖,校方通报 10月15日,海南儋州一中发布关于保安丢弃学生外卖事件的情况通报:近日,学校关注到一段“保安扔外卖”...
中原粮仓 实力担当 今年秋收时节,秋雨连绵,打乱了中原大地的秋收节奏,中原粮仓打响了与天气赛跑、确保秋粮应收尽收的硬仗。...
河南农业必须闯过“多雨常态”这... 作为“中原粮仓”,河南的粮食安全既是关系中原大地的丰收愿景,更维系着国家粮食供给的稳定大局。随着“三...
王东伟任安徽省委常委 日前,中央批准:王东伟同志任安徽省委委员、常委。
荣耀机器人手机问世 具备AI的... 【CNMO科技消息】10月15日,荣耀在Magic 8系列新品发布会上首次展示了一款名为“ROBOT...
柯志恩揭高雄乱象却遭绿营攻击,... 高雄市小港区大坪顶保护区遭指“非法”堆置工程废弃物,引发政治攻防。国民党前青年部主任陈冠安指出,没想...
“极不寻常”,特朗普打算旁听最... 据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可能会亲自前往最高法院,旁听关于其大部分关...
骗取生育保险基金 主犯获刑十年... 生育保险作为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参保人合法权益、促进就业公平、均衡用人单位负担具有重要...
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新... 红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红旗区综治中心一楼群众接待大厅。红旗区综治中心开展“雪亮工程”日常巡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