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玩家结盟,消费机器人的“iphone时刻”来了?
创始人
2025-10-14 02:40:42
0

来源:首席科技官

被短视频上“真男人必会韦伯斯特”支配的恐惧还未散去,即将登场的是智元机器人的“韦伯斯特空翻”......

10月9日,美国明星初创企业Figure AI发布最新一代人形家务机器人,不但可以端茶送水、洗衣洗碗、整理房间,还能送快递、逗宠物,有望成为首个能进入家庭的机器人。

灵巧手及AI等技术快速迭代中,最近的机器人赛道上了大分,新故事更是层出不穷。

这边特斯联牵手优必选,喊出"空间智能+具身智能"深度绑定;另一边,开普勒机器人联手露笑科技等伙伴,直接立下"三年百万台家庭机器人"的Flag;宇树科技与涛涛车业亦达成战略合作,剑指北美等海外机器人消费市场;优必选更是签下3000万大单,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超4亿元合同。

一系列动作,不再是小打小闹的试水,而是向行业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组团打怪、合纵连横"的生态协同打法,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01

资本催熟、人心所向,必须抢跑的大时代

很长时间里,机器人赛道都是叫好不叫座的存在。业内动辄搬出科幻电影的场景书写未来,却被无法落地、商业化前景存疑的现状反复“吊打”。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马斯克、王兴兴等行业领军人物给出的趋势预判愈发贴近现实。

前者在早些时候给出了数据指引,搭载灵巧手、AI大脑、多模态语音交互系统的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 3),计划在明年产出5万台。后者则认为,人形机器人的灵活度将在明年上半年媲美舞者、特技演员。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上各种机器人概念、指数也来到历史新高。近在咫尺的大机遇、格局拉满的融资环境,让市场参与者们摩拳擦掌。

更不容忽视的是,硬件领域很多时候落地速度比技术路线、性能更为关键。谁能率先扩产,就能降本提效,通过规模优势成为规则制定者。在键盘、手机、新能源电池等产业中,都是先占坑者能定标准、培养用户习惯。

如今的机器人产业链已经趋于成熟。

在上游,关键零部件企业加速"抱团"。今年3月,汇川技术、旷视科技、绿的谐波等20家核心企业组建产业联盟,通过技术共享、产能协同,共同攻关技术难题。据汇川技术负责人透露,联盟成立后研发周期缩短30%,成本降低20%。

中游整机制造商则通过开放平台整合资源。优必选推出"Walker开放平台",吸引百余家企业共同开发场景解决方案;小米联合200多家供应链企业,构建一体化供应链体系,实现快速量产。

下游应用拓展同样离不开产业链协同。比如工业领域建立"应用联合实验室",养老领域则通过跨行业合作开发适老产品。再加上,最近宇树科技开源了辅助机器人理解世界运转规律UnifoLM-WMA-0模型,一切似乎水到渠成。

一句话,再不行动就晚了。

02闭门造车,还是组队豪赌?当头部公司开始喊口号、定目标,这意味着腰部玩家也要加快进度了。如今的机器人已经发展到具身智能机器人阶段,这个被业内称为"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相当于让机器人具备人类般的感知、思考和行动能力。而要复现人类数百万年进化形成的这些复杂能力,难度堪称科技界的"珠穆朗玛峰"。

这一领域需要融合AI大模型、精密机械、传感器、新材料等多个高精尖领域,每个领域都深不可测。更重要的是,现实世界充满变数:光线会变、地面会滑、障碍会突然出现。要让机器人在这种动态环境中稳定工作,单靠一家企业的单点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同时,巨大的研发成本也让单家企业难以独自承担。从实验室原型机到可量产、稳定可靠的商用产品,中间横亘着巨大的鸿沟。研发、测试、供应链、品控......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投入。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分摊风险、加速产品化进程,实现共赢。

比如特斯联与优必选的合作模式就很有代表性。优必选作为机器人"身体"专家,在硬件与控制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而特斯联则为其注入"智慧大脑",通过具备类人思考、长时记忆等能力的智能体,完成从"听话的工具"到"智能伙伴"的进化。有了这样的强强联合,机器人真正"活"了起来。

开普勒机器人与露笑科技的合作,则是拉近了产品与渠道的距离。

开普勒的先进算法依托露笑科技的规模化生产体系,得以快速、稳定地转化为实体产品,极大缩短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路径。与此同时,双方提前把市场目标精准锁定在欧美家庭市场,使产品研发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联盟中更包含了具备成熟跨境电商资源的伙伴,提前为产品出海铺设了"快车道",一整套"组合拳"下来,自然精准射中靶心。

多伦科技与众擎机器人的合作旨在拿下细分的交通领域。多伦科技将基于众擎的"硬件开源+生态分润"模式,开发适用于驾驶、道路安全等场景的解决方案,完善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闭环。

在新赛道大局未定之时,与其闭门造车攀登技术高峰,还不如顺应趋势先赚出“第一桶金”。这恐怕是很多企业的最优解,也是为长期发展创造战略缓冲的必要之举。毕竟,机器人市场大局未定,可选的技术路线已有很多。选择自己看好的“战队”建立合作、补全短板,才更有利于加速推出初代产品,抢占市场先机。

03

千亿赛道,千亿风险

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据新战略产业研究所公布的数据,全球融资事件超83起,总金额突破140亿元,远超2024年全年。这种投资热度不仅展现在融资金额上,投资阶段前移、覆盖领域扩大,无不显示资本对这条赛道寄予厚望。

然而越是资本狂飙的新兴行业,越是需要清醒的头脑,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万劫不复。有业内人士吐槽,部分企业核心技术不足,仅靠"人形机器人"概念就想画饼融资,甚至靠一纸PPT制造融资泡沫。今年5月就有初创公司因夸大技术参数被投资方终止合作,这给所有玩家敲响了警钟。

同时,量产与成本控制仍是行业痛点。无论实验室的效果如何酷炫惊艳,都不代表能大规模、低成本、稳定地生产出市场认可的产品来。目前行业还缺乏统一的操作系统和标准,导致开发效率低、兼容性差。从"做得出来"到"卖得出去且好用",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而数据安全、伦理规范和用户信任度也是关键挑战。尤其在家庭、医疗等敏感场景,用户对机器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隐私保护有着极高要求。如何确保安全性、可靠性,让机器人从"冷冰冰的机器"变为"可信赖的伙伴",是商业化必须跨越的障碍。

有行业专家判断,未来3-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从"演示可行"走向"规模可用"的关键爬坡期,成本、可靠性、场景适应性等核心指标,仍需经过市场严格检验。

当前,机器人产业的"合纵连横"已成为大势所趋。这意味着行业竞争维度已从单一的技术比拼,升级为整体生态的较量。对于所有参与者而言,"独行快,众行远"这句古训格外贴切。面对技术高峰、成本压力和市场洪流,只有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相互赋能,才能在通往智能未来的征程中走得更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庆掰7天半玉米”大学生:从... 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见习记者 毕若雪近日,国庆假期给家里掰了7天半玉米的青岛农业大学大一学生孟成,在网...
狄耐克:以AI“穿针引线”,织... 从家门口的楼宇对讲,到病房里的医护系统,再到客厅中的智能中控屏,AI正在成为连接人与空间的“无声管家...
智驾新玩家首秀,“含模量”将成... 告别单点供应,启动生态引擎。 作者|张麟 编辑|栗子 千里科技的关键战略布局已落地,接下来要考虑的,...
“和平峰会”闭幕,埃及发表声明 当地时间13日晚,埃及总统府在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闭幕后发表声明。声明说,在结束加沙战争、政治解决巴勒...
第一视角看电磁弹射,国之重器硬... 今天(12日),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研制建设的亚洲首个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进行了一场生命科学...
“10岁男童被烟花击中身亡案”... 极目新闻记者 詹钘10月13日下午,10岁男童被烟花击中头部身亡案在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周一晚8点|科技小巨人,前沿赛... 潮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当“创新”成为时代最响亮的号角,浙江正涌现一批不一样的企业家。他们不只“...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批评特朗普关... 财联社10月13日讯(编辑 史正丞)瑞典皇家科学院周一宣布,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
网络口碑是企业生死线!3家顶尖... 一、网络口碑:数字化时代的企业 “隐形资产” 在浙江 600 余万家市场主体的激烈竞争中,网络口碑早...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将于21日入狱... 新华社巴黎10月13日电(记者唐霁)法国国家金融检察院13日下午传唤被巴黎刑事法庭判处五年监禁的前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