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了解红领巾所思所想
感受他们的幸福生活
展示新时代少年风采……
由上海市少工委指导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
策划推出的
《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
继续开麦!
跟着习爷爷学在博物馆
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录
本周,《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节目继续带来《“跟着习爷爷学在博物馆”——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录》,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点击收听。
每周闪耀榜
在上海的红色地标与文博场馆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红领巾讲解员”。他们以纯真的语调讲述历史,用真挚的情感传递精神。今天,我们继续走近三位可爱的讲解员,听他们分享精彩的讲解故事与成长感悟。
1
初心
成为红领巾讲解员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陈梓洋同学:
“我第一次正式讲解,是在2023年参加的“红色故事我来讲”主题宣讲活动上。当时我为同学们讲解了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故事。随着讲解深入,我感觉自己就像是那场战斗的亲历者,能真切感受到杨根思烈士提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三个不相信’时,那种大无畏的精神。特别是喊出那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宣言时,英雄的故事和我的情感感染了现场观众。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红领巾讲解员的巨大成就感。”
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畹町校区李鹿维同学:
“小时候受到妈妈的影响,我一直觉得能够站在舞台上流畅、自信地表达自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是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所以我一直在家人的鼓励下争取各种锻炼机会。小学二年级时,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成为了学校首届蒙正宣讲团的一员。后来,我又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活动和比赛,终于在去年暑假,成为了闵行区的一名红领巾讲解员。”
图片由AI生成(下同)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小学王初然同学:
“我小时候经常去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参观,虽然那时的我还不太明白这些文物和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刻意义,但我特别喜欢沉浸在其中的感觉。随着年龄增长,我从单纯地‘看’展览,变成了想了解背后的故事,后来又产生了分享欲。当学校少先队推荐我们参加红领巾讲解员的培训活动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对我来说,能够把知识传递出去,不仅是一种分享,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光荣的使命。”
2
感悟
当好红领巾讲解员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陈梓洋同学: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红领巾讲解员,最重要的是真诚与热爱。只有真心热爱所讲解的内容,才能用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将故事背后的精神传递给听众。最难的是把‘背下来’变成‘讲出来’,这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思考。我想,红领巾讲解员不仅要熟悉讲解词,更要理解其内涵,并用自己的语言、恰当的语气和肢体动作,将历史故事讲得鲜活、有感染力,让听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
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畹町校区李鹿维同学:
“在我看来,做好一名红领巾讲解员,最重要和最难的部分是相同的,就是对讲解故事背景的深入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讲解员,我们还没有开始上历史课,所以对于大多数的红色故事,我们必须做大量的搜索,尽力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并学习信息的甄别。此外,讲解和朗诵、主持在内容表达、情感表达以及声音控制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也是红领巾讲解员必须掌握的。”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小学王初然同学:
“讲解不是简单地用嘴巴复述内容,而是要用心去理解、感受和表达。如果你自己都没有被打动,又怎么能打动别人呢?所以,每次讲解之前,我都会花很多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历史背景,甚至尝试想象当时的情景,让自己完全沉浸在那段历史中。此外,在讲解一些沉重的历史事件时,要学会控制好情绪,既要传递真情,又要保证讲解的完整性和流畅性。这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其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每一次挑战都让我成长了许多。”
3
成长
红领巾讲解员的蜕变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陈梓洋同学:
“成为一名红领巾讲解员,我的收获和成长是全方位的,既拓展了知识与视野,又增强了责任感与同理心,还锻炼了抗压与应变能力。总之,这段经历让我从‘讲述者’成长为一个有温度、有力量的‘传播者’。”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小学王初然同学:
“担任红领巾讲解员,不仅丰富了我的见识,还让我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最重要的是,我更加懂得了什么是‘传承’。通过讲解,我好像也成了历史中的一个小小连接点,把过去和现在、把英雄和观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份光荣的‘工作’。”
节目收听指南
播出时间丨每周六、日18:00首播,次日06:00重播
播出平台丨FM89.9长三角之声、阿基米德客户端《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节目社区
本期素材来源: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
本期萌动编辑:Ta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