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在位于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许继绿色低碳园区生产车间楼顶,3000块光伏发电板如同蓝色大海在阳光下翻涌,波光粼粼,它们正源源不断地制造着绿电。来自智慧化管理终端平台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该园区通过光伏发电及空调、空压、照明节能改造,实现单厂区清洁能源供应90%以上,总计减少碳排放量逾9000吨,让智造更有含绿量。
“我们通过引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各类资源和技术研发运用体系的深度融合,将这里打造成‘懂’管理、有‘智慧’、国内一流的绿色低碳示范园区。”许继绿色低碳园区负责人马红伟介绍,在节能减排方面,许继集团对生产、运营整个流程进行节能降碳改造,使综合能耗降低20%以上;在智能化运维方面,通过对园区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全景监控、远程巡检,大幅提升了运维效率,保障了用能安全。
由于投运以来效果良好、效益显著,运行模式“可复制、可推广”,许继绿色低碳园区示范项目曾荣获国务院国资委组织评选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典型案例一等奖。
在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推动能源革命的进程中,许继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血脉,争做电气技术引领者、能源革命推动者、绿色发展践行者。
依托强大的电力装备制造实力和系统开发能力,该集团打造了全链条、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示范应用场景。在京雄城际铁路规模最大的新建车站——雄安站的站房屋顶,4.2万平方米的光伏组件与整体建筑融为一体,年发电量可达580万千瓦时。这是由许继集团承建的站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助力雄安站成为一座“会发电”的火车站,也彰显该集团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硬核”实力。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在抢抓机遇中做大事业。”公司董事长郑志说,“我们紧抓国家大力发展储能等新兴业态的战略机遇,紧盯市场需求,突破了过去储能设备容量小、能效低等瓶颈,让‘许继’牌充电设施遍布全国。现在国内平均每8台公共直流充电桩中,就有1台来自许昌。”
许继集团每年投入研发资金上亿元,以技术革新驱动产业绿色转型,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打造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荣誉称号,在绿色发展道路上闪耀着璀璨光芒。
花式护绿法
许继集团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中,实施“技术+服务”双轮驱动战略,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关键技术,通过零碳园区、算电协同、绿电制氢、建筑能效管理、绿色乡村、增量配网等诸多应用场景,构建起绿色制造示范体系和技术矩阵,为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许继力量”。
(河南日报记者 王平)
下一篇:垄上行·秋收日记丨中原抢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