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过特朗普那场在800多名美军将领面前的演讲了,不得不要承认,“懂王”真不愧是懂王,一开口就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角度。
在当天的演讲中,特朗普大谈特谈对战列舰的喜爱,称现代军舰如何“丑陋”,一点都没有战列舰的气势,“它们有六英寸厚的实心钢侧舷,而且炮弹要比导弹便宜得多”,所以“现在是时候重新考虑战列舰了”。
2015年特朗普在依阿华级战列舰上演讲
特朗普自称他的主张得到了海军部长约翰·菲兰的支持,后者也“喜欢战列舰”,但台下聆听演讲的美军将领们似乎并不看好特朗普的提议——用《大西洋月刊》的话说,这些将军几乎是“板着脸”表达自己不认可的态度。
好吧,既然特朗普这么喜欢战列舰,那么我们就来说说他的这个提议靠谱不。
事实上,就算特朗普强行要求美国海军建造一艘新战列舰,或者让已经退役的依阿华级战列舰重返现役装备序列,现代海战也早已没有战列舰的用武之地。
如果说航母与舰载机的崛起,是为战列舰的淘汰敲响了丧钟,那么反舰导弹的问世,则为战列舰的棺材板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
战列舰的优势可以概括为“坚甲利炮”,即厚重的装甲与巨炮,但在现代海战的作战环境中,这两项优势恰恰成了战列舰的短板。
战列舰上次参战都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了
特朗普认为厚重的钢制装甲可以为战舰提供更好的保护,但现代反舰导弹和鱼雷的威力已非昔日火炮可比,再厚的装甲也挡不住反舰导弹和鱼雷的饱和打击。
而且战列舰“手短”的巨炮也决定了它在遭到袭击时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比如我国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据称超过1000公里,可以在数百公里外甚至更远的地方发动攻击。
而战列舰的大口径舰炮的射程通常只有30到40公里,这意味着一旦双方爆发交战,战列舰可能连对手的位置都无法确定就会被击沉。
特朗普唯一说对的一点就是战列舰炮弹的成本确实要低于现代反舰导弹,但问题在于:炮弹的这点成本远远抵不上一艘战列舰被击沉的代价。
美国海军试图将“战斧” 安装在依阿华上,但仍抵挡不了战争的变化
事实上,在依阿华级战列舰宣告退役前,美国海军不是没有尝试挽留过这艘钢铁巨舰,比如为其加装了“战斧”巡航导弹等现代武器,希望将依阿华级战列舰作为对岸火力支援平台继续发挥余热,但随着配备垂发单元的提康级巡洋舰服役,依阿华级战列舰终究没有逃过被淘汰的命运。
不过,也不能说特朗普复活战列舰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美国“战区”网站认为,轨道炮或许将成为战列舰复活的契机,这种武器采用电磁力而非化学推进剂来高速发射炮弹,具备传统火炮难以企及的可观射程,而且与导弹相比,轨道炮还具有弹药储备量大、单发成本更低的优势。
战列舰最好的归宿是历史博物馆
唯一的问题在于,美国海军的轨道炮研发早在2020年就已经叫停,理由是存在无法解决的技术障碍,因此目前而言,轨道炮上舰只能算是一个概念,而非切实可行的方案。
特朗普对战列舰的念念不忘,更像是一个基于政治和象征意义的怀旧构想,因为战列舰厚重的装甲、巨大的炮管,都是美国工业时代力量的终极象征。
在美国航母发展遇阻、造船业衰退、中国海军力量快速崛起的当下,特朗普只能编造出这么一种幻想,将“红脖子”的注意力从现实的技术短板和战略困境中转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