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数据集中化、业务系统云端化……随着政务工作数字化的发展,城市治理提质增效迎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安全防护的严峻挑战。
作为大理州统一的信创政务云平台,“苍洱云”通过构建全域全栈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为当地政务工作数字化转型筑起坚不可摧的“数字屏障”。日前,经过三期扩容,该平台已成为大理州政务数据存储与业务运行的核心枢纽,为55家单位的85个信息系统提供云资源服务,承载着85个州直部门及272家县市级单位的28亿条政务数据。
“在云平台的每一个模块建设过程中,我们都注入了强大安全动能。”“苍洱云”运维经理黄启光的话道出了平台安全建设的核心理念。基于可信硬件设备和云原生技术架构,“苍洱云”实现了从硬件、软件到应用的全链条安全防护,为每个接入单位配备独立的安全资源池和加密服务,通过密码云服务平台,让所有部门的数据在传输与存储过程中均以国密算法加密,确保数据“流动不泄露、存储不丢失”。
面对不同部门数据敏感度的差异,“苍洱云”还量身定制了精细化的安全防护策略。平台对数据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敏感数据在存储、传输时全程加密,在开发、测试、分析等场景中则进行动态脱敏处理;同时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体系,每个部门拥有独立访问权限,跨部门数据调阅必须经过审批授权,从源头规避数据泄漏风险。为实现对安全风险的精准防控,“苍洱云”还部署了防火墙、抗DDOS、态势感知监测平台、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等一系列硬件安全设备,搭配专业运维团队的7×24小时不间断监控,形成“技术+人力”的双重防护网。
“每日分析安全态势、每季度开展漏洞扫描与修复、每半年实施应急攻防演练”,这套标准化的运维流程,让“苍洱云”的安全防护能力持续在线。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识别并修复系统漏洞2万余个,拦截Web应用攻击600余次,自建成以来未发生一起网络安全事故。在重要时间节点和节假日,平台还会启动专项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定制化应急预案,为政务系统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苍洱云”的安全能力不仅守护着政务数据,更延伸至基层治理与公众服务领域。依托平台的安全技术支撑,大理州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实现了3万余名基层网格员在线处理问题诉求,高效处置2.5万件各类事件,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资源分散的难题。
如今,“苍洱云”正朝着“更智能、更坚韧”的安全目标持续迈进。下一步,该平台将聚焦重点领域防护、网络数据安全管理、自身能力提升等方向,优化风险动态监测应对手段,不断提升安全韧性。这座扎根大理的“云端安全堡垒”,正以坚实的技术力量,为当地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让政务服务更高效、公众生活更安心。
记者 肖思宇